洙泗传六经,精义备搜讨。如悬日月光,斯文常皓皓。
藏书鲁壁中,简策幸完好。西京家法严,师承原大道。
刘歆《七略》存,穷源供参考。郑氏守遗书,东都仗一老。
障泽回狂澜,疏川跨行潦。六代南北分,无敢妄摛藻。
柰何异说兴,新学逞臆造。古义日以湮,先泽日以槁。
盛代首崇儒,琳琅分派蚤。汉世重石渠,隋书耀鸿宝。
宏博遍儒林,述造付梨枣。深邃迈宋唐,再见中天杲。

诗句解析

第一句:洙泗传六经,精义备搜讨。

  • 洙泗:指孔子的故乡曲阜,是儒家文化的起源地。
  • 传六经:指传授《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 精义:深入理解经书的精髓和深意。
  • 备搜讨:广泛研究和探讨。

第二句:如悬日月光,斯文常皓皓。

  • 如悬日月光:比喻经书如同天上的日月之光,照亮人心。
  • 斯文:此指儒雅之才或儒家的学问。
  • 常皓皓:明亮纯洁。

第三句:藏书鲁壁中,简策幸完好。

  • 藏书:指收藏经典书籍。
  • 鲁壁中:指孔子在鲁国墙壁上刻下的经典。
  • 简策:指书写在竹简上的文本。
  • :希望或庆幸之意。

第四句:西京家法严,师承原大道。

  • 西京:通常指西汉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
  • 家法:指家族或学派的教育规范和原则。
  • 原大道:遵循古代圣人的教诲和原则。

第五句:刘歆《七略》存,穷源供参考。

  • 刘歆:东汉著名学者、政治家,著有《七略》。
  • 《七略》:《七略》是西汉刘歆编纂的一部图书分类目录。
  • 穷源:探索事物的根源。
  • 供参考:为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第六句:郑氏守遗书,东都仗一老。

  • 郑氏:指郑玄,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家。
  • 守遗书:守护和传承古文经籍。
  • 东都:指东汉的洛阳。
  • 仗一老:依靠一位年长的学者。

第七句:障泽回狂澜,疏川跨行潦。

  • 障泽:指保护水源,防止泛滥。
  • 回狂澜:使狂野的水流平息。
  • 疏川:疏导河流,使其顺畅通行。
  • 跨行潦:跨越洪水和积水。

第八句:六代南北分,无敢妄摛藻。

  • 六代:指魏晋南北朝时期。
  • 南北分:指这一时期政治分裂,南北对峙。
  • 无敢妄摛藻:没有人胆敢轻率地发表言论。

第九句:柰何异说兴,新学逞臆造。

  • 柰何:无可奈何的意思。
  • 异说:不同的学术观点或学说。
  • 新学:新的学术流派或学说。
  • 逞臆造:凭借个人主观想象来编造。

第十句:古义日以湮,先泽日以槁。

  • 古义:指古代的正确道理和知识。
  • :埋没,消失。
  • 先泽:先贤的学识和德行。
  • 日以槁:一天天地变得枯燥无味。

译文

第一首:洙水与泗水之间流传着《六经》,深入地探求其中的精要,就像夜空中的日月普照大地一样明亮纯净。

第二首:孔子的故居鲁国壁上珍藏着经典的文字,那些竹简上的文字有幸保存至今完好无损;汉代的西京长安,是儒家学派严正的教育传统之地,其师承和大道一直传承至今。

第三首:刘歆所著的《七略》至今仍被人们所重视,它为后人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东汉时期的郑玄,坚守着古文经学的传统,他的努力使得后来者得以继承并发扬光大。

第四首:在汉代的洛阳(东都),有一位年长学者的身影,他像一道屏障般守护着古籍文献免受洪水的侵袭,同时疏通河道,使洪水不再泛滥成灾。

第五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分裂导致学术思想多元发展,没有人敢于轻率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那时的学术界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观点。

第六首: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不同的学术见解逐渐兴起,而一些新的学术流派和学说也不断产生,它们往往基于个人的主观想象而非严谨的论证。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人的智慧和德行逐渐被遗忘,留下的只是枯燥乏味的理论和观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描绘了从先秦到南北朝期间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古人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传统的尊重。通过对这些历史的回顾和思考,不仅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能够深刻理解到学术传承的重要性和面对时代变迁时的应对之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