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山上指南宫,不与寻常佛寺同。
壁峭峰高云路近,林深树密石门通。
晨清鸟语喧庭外,日暮蝉声杂院中。
我到蓬莱经两度,俨然如遇活仙翁。
谒文山指南宫
不与寻常佛寺同,壁峭峰高云路近
晨清鸟语喧庭外,日暮蝉声杂院中。
我到蓬莱经两度,俨然如遇活仙翁。
注释:
谒文山指参观位于台湾文山区的文山寺庙。
“不与寻常佛寺同”表示这座寺庙的建筑风格和普通佛寺大相径庭。
“壁峭峰高云路近”描绘了寺庙周围山峰陡峭、云雾缭绕的景象。
“林深树密石门通”描述了寺庙内部林木茂盛、石门通道隐秘的特点。
“晨清鸟语喧庭外”描绘了清晨时分鸟儿欢叫声在庭院外回荡的场景。
“日暮蝉声杂院中”则展现了傍晚时分知了鸣叫声充满庭院的生动画面。
“我到蓬莱经两度”表达了诗人对这座寺庙多次造访的经历。
“俨然如遇活仙翁”则是诗人在参观过程中产生的错觉,仿佛真的遇到了一位仙翁。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文山寺庙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建筑特色。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寺庙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内部建筑的风貌。同时,通过对比其他佛寺的不同之处,凸显了文山寺庙的独特魅力。诗中的自然元素如鸟语、蝉声等,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诗人对多次造访的表达,则透露出其深厚的情感和对寺庙的喜爱。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文山寺庙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