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溪越岭到粗坑,路上频闻机器声。
洞达乌来从地辟,源通屈尺俨天成。
光腾台北云霄外,电发郡南日月明。
五彩银灯新世界,州民鼓腹颂升平。
诗句
- 庚申 - 这是诗的标题,可能指农历庚申年。”庚”在十二生肖中代表狗,因此这里可能寓意为诗人的属相或某种特定的年份。
- 1920小春月 - “小春月”指的是农历二月,这是农历的一个月份名称,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1920”可能是具体的年份或者是诗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纪念。
- 偕友到粗坑 - “粗坑”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一个特定的地点,”偕友”则表明有朋友一同前往。
- 览形势密察机关 - “览形势”意味着观察和理解当前的形势。”密察机关”则可能指的是暗中观察或研究某个机构或系统。
- 心有所○招 - “招”在这里可能表示策略、方法或者意图。
- 〇七律一则以志感 〇呈以博一粲 - 这两句可能是诗的后半部分,其中”七律”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而”〇一以志感”和”〇呈以博一粲”可能是对这首诗的情感表达或目的的说明。
译文
庚申年的小春月,我和朋友一起前往粗坑。在路上,我们经常听到机器的声音。
深入探索乌来山中的自然景观,源头直通屈尺,仿佛是天成之物。
台北的灯光照耀云霄之外,郡南的电发光芒明亮如日月。
五彩斑斓的银灯照亮了新世界,州民们欢呼庆祝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庚申小春月携友前往粗坑的旅途体验。沿途的机器声给这次旅行增添了现代科技的氛围。通过“洞达乌来从地辟”和“源通屈尺俨天成”两句,作者描绘了乌来山中自然美景与地形的奇特,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台北的灯光和郡南的电发则象征着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光明。最后一句“五彩银灯新世界,州民鼓腹颂升平”,不仅描述了城市的繁华景象,更反映了人民生活的安定和谐与繁荣昌盛。整体上,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城市发展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科技进步带来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