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岭下绿烟迷,山南山北沈云栖。乍乍密衣上雨,或隐或现沟中泥。
溪头溪尾石齿齿,车内车外风凄凄。去时川原空如洗,弥望草色今萋萋。
便似拿舟荷花荡,只少莲脸娇红啼。到眼翠碧远无际,空处透出青玻璃。
冷雨一夜落群峭,玉山上与浮云齐。大块变态遽如许,是谁渲染无町畦。
傥非大米即小米,中有浓澹无标题。或是马牙绝顶蘸积雪,洒作墨沈摩天倪。
醉中索解人不得,仰天长啸千峰低。
【注释】
还至镇羌道中:返回时经过镇羌道。镇羌,今甘肃镇原县,位于陇山北麓,是进入甘肃的必经之路。
岭上岭下:指山岭之上和山岭之下。绿烟:指烟雾迷蒙。
乍乍密衣上雨:忽然间雨水打湿了衣服。或隐或现沟中泥:有的泥土被雨水淋湿后,露出了地面;有的则因雨水冲刷而露出沟渠中的泥。
溪头溪尾石齿齿:溪流两岸的巨石上,长满了青苔。
车内车外风凄凄:车内外都被风吹得呜呜作响。去时川原空如洗:离开时,原野一片空旷,没有一点生机。弥望草色今萋萋:放眼望去,原野上的草地已经郁郁葱葱了。
便似拿舟荷花荡:仿佛是在荷花盛开的水面上划船。只少莲脸娇红啼:只是缺少了莲花的娇艳美丽。莲脸,指荷花。娇红啼,形容荷花的娇艳美丽。
到眼翠碧远无际:眼前一片翠绿色的碧波,一直延伸到天边,看不到边际。
冷雨一夜落群峭:冷雨连夜落在陡峭的山峰上。玉山上与浮云齐: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就像玉山上与浮云一样。大块变态遽如许:大自然的变化真是如此迅速。是谁渲染无町畦:究竟是谁在给大地进行着渲染?
傥非大米即小米,中有浓淡无标题:难道不是大米就是小米,其中包含着浓淡不同的色彩吗?或是马牙绝顶蘸积雪,洒作墨沈摩天倪:或许是马牙山顶上沾满积雪,洒在天际像墨汁一样地流淌。
醉中索解人不得,仰天长啸千峰低:酒醉之中找不到可以解答的人,我只好仰起头向千峰呐喊。
【赏析】
《还至镇羌道中》,唐末五代诗人韦庄所作。诗题一作《还京途中逢故人》。此诗写途中所见所闻所感。全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惊奇和赞叹之情。
首联两句写山岭之上和山岭之下的景色。“岭上岭下绿烟迷,山南山北沈云栖”,意思是说,山上山下都笼罩着一层烟雾,使远处的景物变得模糊不清。这两句诗通过对烟雾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山水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颔联两句写溪流两岸的石头和树木。“乍乍密衣上雨,或隐或现沟中泥”,意思是说,忽然间雨水打湿了衣服,有时藏在石头缝里,有时又出现在沟渠中的泥土上。这两句诗通过对雨水和泥土的描述,生动地描绘了溪流边的自然景观,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颈联两句写车外的景色。“溪头溪尾石齿齿,车内车外风凄凄”,意思是说,溪头溪尾的巨石上都长满了青苔,车内外都吹着呜呜的风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车内外的景象进行了形象的描绘,使读者仿佛亲身感受到诗人所处的环境。
尾联两句写远处的景象。“去时川原空如洗,弥望草色今萋萋”,意思是说离开时原野一片空旷,现在却绿草如茵。这两句诗通过对原野景象的变化进行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变化的感叹之情。
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心情。“便似拿舟荷花荡,只少莲脸娇红啼”,意思是说,我就好像在荷花盛开的水面上划船,只是缺少了莲花的娇艳美丽。这两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树木、石头和溪流等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