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性由来似野牛,偶携竹杖过江头。
饭囊带露装残月,歌板临风唱晚秋。
两足踏开尘世路,一生历尽古今愁。
从兹不复依门户,荒犬何劳吠不休。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诗人在江边行走的抒情诗。下面是对每一行的解释:

  • 第一句:“怀中诗”意味着诗人手中握着他的诗集或诗作。这是对诗歌内容的直接引用,表示诗人一直在创作和思考诗歌。
  • 第二句:“赋性由来似野牛”,这句诗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性格特点。野牛性格粗犷,不羁,不受拘束,这与诗人的性格相符合,暗示了他在创作中不受外界约束,自由自在。
  • 第三句:“偶携竹杖过江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偶尔携带着竹杖走在江边的景色。竹杖代表着坚韧、简朴和自然,与诗人的创作风格相符。
  • 第四句:“饭囊带露装残月”,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带着饭囊(可能是一种古代的书袋)走在月光下的情景。饭囊象征着诗人的生活简朴,而露水则增添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 第五句:“歌板临风唱晚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秋风中唱歌的情景。歌板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来演奏歌曲,而晚秋则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诗人的情感变化。
  • 第六句:“两足踏开尘世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超然态度。他似乎已经走出了世俗的纷扰,踏上了一条新的旅程。
  • 第七句:“一生历尽古今愁”,这句话概括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感受。他经历了无数的欢乐和悲伤,感受到了从古至今的种种忧愁。
  • 最后一句:“从兹不复依门户,荒犬何劳吠不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独立和自由。他不再依赖任何固定的居所或社会关系,就像一只不再为狗吠声所困扰的荒废的家犬一样。这里也有一种对传统束缚的反抗精神。

赏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艺术风格。他的诗充满了自由、独立的气息,反映了他对传统束缚的不满和对新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