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仁怪松枝如铁,年深鳞甲欲飞裂。拿云抉石龙虎形,见者惊喜叹奇绝。
我曾三度至燕都,酷爱此松天下无。安得写以韦偃笔,使吾坐卧对此图。
每返鸳湖远相忆,梦魂长在苍松侧。今来结伴绩前游,未午拍浮到日昃。
尝闻豫章乔木栋梁材,工师远取江之隈。何如此松磥砢抱奇质,五百年来尚在哉。
【解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写松的形貌来赞美松树。第一句“同沈留侯陈澹持汤千里饮报国寺松下”,点出了诗人与友人陈淡同在报国寺松下饮酒,这为下面的写松作了铺垫。第二句“慈仁怪松枝如铁”,点出了诗人对松枝的赞叹,并交代了诗人与友人同在松下饮酒的原因,即松枝之奇特。第三句“年深鳞甲欲飞裂”是对松树生长旺盛、苍劲挺拔形象的具体描写。第四句“拿云抉石龙虎形,见者惊喜叹奇绝”则是进一步描写松树的神奇,用“拿云”“抉石”等词语形容其高大,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松树的雄伟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松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我曾三度至燕都,酷爱此松天下无;安得写以韦偃笔,使吾坐卧对此图”是诗人的自白,意思是说,我曾在三次到过京城,但最喜爱的却是这棵松树,没有比它更美的了,可惜我没有见过韦偃的手笔,如果能请他画一棵松树,那该多好啊!“坐卧对此图”说明这幅画对诗人有着特殊的意义,能让人坐下来,躺着都欣赏它。
【答案】
同沈留侯陈澹持汤千里饮报国寺松下
慈仁怪松枝如铁,年深鳞甲欲飞裂。
拿云抉石龙虎形,见者惊喜叹奇绝。
我曾三度至燕都,酷爱此松天下无。
安得写以韦偃笔,使吾坐卧对此图。
每返鸳湖远相忆,梦魂长在苍松侧。
今来结伴绩前游,未午拍浮到日昃。
尝闻豫章乔木栋梁材,工师远取江之隈。
何如此松磥砢抱奇质,五百年来尚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