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去二千里,寒峰天外横。
长年绀雪在,半夜碧鸡鸣。
翠共峨眉积,炎消瘴海清。
丹炉和石炼,漫拟玉梯行。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台湾的自然风光。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北去二千里 - 描述从大陆出发,向北行进两千里到达台湾的旅程。
  2. 寒峰天外横 - 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天边横亘的寒峰。
  3. 长年绀雪在 - 指台湾常年降雪,雪花洁白如玉,晶莹剔透。
  4. 半夜碧鸡鸣 - 夜深人静时,听到远处传来的鸡啼声,这是台湾特有的景象。
  5. 翠共峨眉积 - 描述台湾山峦叠嶂,绿色的植被与峨眉山(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相比,更加茂盛。
  6. 炎消瘴海清 - 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多雨,但台湾由于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这里相对凉爽,瘴气消散,水质清澈。
  7. 丹炉和石炼 - 比喻台湾人民像用丹砂炼制的炉子一样,经得起考验,坚强不屈。
  8. 漫拟玉梯行 - 想象自己沿着梯子一步步攀登台湾的高峰,寓意着不断向上、追求进步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台湾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特色。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如“寒峰天外横”、“半夜碧鸡鸣”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同时,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也十分巧妙,如“玉梯行”象征着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