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怀同海阔,无事得台高。
瓜忆安期枣,山驱太白鳌。
鸿蒙归紫贝,腥秽涤红毛。
济涉平生意,何辞舟楫劳。
【注】
怀:思念。
同海阔:与大海一样广阔。
无事得台高:没有事情时,登上高处能看得更远。
瓜忆安期枣,山驱太白鳌(táo):《列子·汤问》载,安期生者,古之仙人也,以枣为食;张果老者,古之仙者也,骑白鹿而游;太白山名,有神龟在山中。
鸿蒙归紫贝,腥秽涤红毛:鸿蒙是古代的对天地未分时的称呼,《庄子·逍遥游》云:“通天下一气耳。”此处指天地未分之时。紫贝、红毛:古人认为天地未分前,宇宙间有紫色和红色的气,故称紫贝、红毛。
济涉平生意:济,渡;涉,过河。“济”“涉”二字,皆表涉水之意。平生意,即平地行走的意思。
何辞舟楫劳:何须忧虑舟楫劳累。
赏析: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元朝时就有福建泉州人陈日芳到岛上采药的记载。明代郑成功曾派兵收复台湾,并在岛上建立军事基地,设置行政区划,设县治,使台湾成为明朝的一个行省。《明史·郑成功传》载:“台湾者,中国之地,久为中国患者当更始之。”可见当时台湾已纳入中国版图。这首诗作于诗人任台湾巡抚期间。
首联写登高望远。“同海阔”,与大海一样广阔;“台高”,登上了台湾最高的山峰。这两句写出了诗人登临高山,俯瞰海天之际,心旷神怡的豪迈情怀。
颔联写游览名胜。“瓜忆安期枣”,相传唐代仙人安期公曾在山东半岛一带修炼,后不知去向,后人遂称此地为安期岛或安期港,这里指台湾。“山驱太白鳌”,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山中有巨石,形似巨鳌。据《史记·封禅书》载:汉武帝东巡海上,祭礼泰山,然后乘船北上至碣石山(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南),登高远眺东海,见蓬莱仙岛在云雾之中若隐若现,于是命乐官奏起《雍》曲,并命方士寻访长生不老之术。此诗“山驱太白鳌”一句,意在说登上台湾最高的山峰后,眼前豁然开朗,如仙境一般,让人感到自己如同被山中的巨鳌所驱赶,仿佛要飞升而去。
颈联写泛舟观海。“鸿蒙归紫贝”,传说天地未分之前,宇宙间的气凝聚成紫色,故称紫贝。“腥秽涤红毛”,传说上古时期,天地未分时,有腥臭之气弥漫天地之间,后来这种腥臭之气化成了红色的头发。这里借指台湾海域的腥味和海水的颜色。“涤红毛”,意即洗刷了身上的红毛。这两句诗既写出了海水的腥味,又表现出诗人泛舟观海的愉悦心情。
尾联写泛舟观海后的感想。“济涉平生意”,渡过大海,走过平原地带;“何辞舟楫劳”,何必担忧舟桨的劳累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台湾这片美丽土地的热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在治理台湾时的豪迈气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台湾的美丽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宝岛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