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居寂寂近瓜期,报道清班拟暂移。
高适岂堪常侍后,班超惟有玉关思。
封侯夫婿何须侮,学步儿曹大更痴。
自笑浮名终日累,海滨漫守使君碑。
这首诗是诗人在东宁十咏中的第一首,表达了他在索居期间的心情和感慨。以下是逐句释义:
- “索居寂寂近瓜期”:索居,指隐居或独处。寂寞,表示孤独、清冷。近瓜期,意味着诗人正处在一个等待瓜熟的季节,这里可能暗喻自己的期待和焦虑。
- “报道清班拟暂移”:报道,通知。清班,指的是清廉的官职,这里可能暗示诗人正在等待一个能够让自己暂时离开现职位的消息或者机会。
- “高适岂堪常侍后”:高适,唐代名将,此处可能暗指自己与高适相比,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位。常侍后,可能暗示诗人对自己的期望或者担忧,即他担心自己不能像高适那样胜任这个职位。
- “班超惟有玉关思”:班超,东汉时期的将领,曾随窦宪出征西域,被封为西域都护。玉关,指边关、边疆,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对边疆的关心和思念。
- “封侯夫婿何须侮”:封侯,获得官爵的意思。夫婿,指妻子的丈夫,这里可能暗示诗人的妻子或家人对自己的期望和希望。
- “学步儿曹大更痴”:儿曹,古代对年轻人的称呼。学步,比喻初学、开始做某事。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困惑和迷茫。
- “自笑浮名终日累”:自笑,自我嘲笑。浮名,指虚名、虚荣。终日累,形容整天被名利所累,无法摆脱。
- “海滨漫守使君碑”:海滨,指海边。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称呼。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在海边守护着一块使君碑,但内心感到空虚和失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索居期间的生活情景,表达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中的“索居”、“报道”、“清班”、“高适”、“班超”、“封侯”、“学步”、“自笑”、“海滨”等词汇,都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现实和理想的对比,展示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