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如水夜初凉,三五蟾光满帝乡。
何处笙歌侵晓漏,几家砧杵急秋霜。
仙台深闭金茎露,月殿高悬桂子香。
独抱幽怀浑不寐,西风雁唳到虚堂。

丙午中秋

碧天如水夜初凉,三五蟾光满帝乡。

何处笙歌侵晓漏,几家砧杵急秋霜。

仙台深闭金茎露,月殿高悬桂子香。

独抱幽怀浑不寐,西风雁唳到虚堂。

译文:
碧蓝的天空如同清水一样清澈,夜晚刚刚降临就感到凉爽。明亮的月亮照耀着人间,仿佛是三五个明亮的星星。
哪里传来了笙歌的悠扬声音,好像在凌晨就开始响起;哪家的捣衣声急促地敲打着秋日的寒霜。
深深的仙台上,金色的茎上的露水被关闭了;月光下,桂树散发出阵阵清香。
独自抱着内心的思绪,却难以入眠,只有西风中鸿雁的长啼声传到了空荡荡的厅堂。

注释:

  1. 碧天如水:形容天空清澈明亮,如水般清澈。
  2. 三五:这里指的是月亮。蟾光,指月亮的光芒。
  3. 帝乡:指天上的皇宫。
  4. 仙台深闭:形容仙人所住的高台被深深地关闭起来。
  5. 金茎露:指月亮上的金红色的茎。
  6. 月殿:指月亮上宫殿的名称。
  7. 幽怀:内心的思绪,幽静的情怀。
  8. 西风雁唳:形容西风吹动时,远处的雁鸣叫声。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世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慨。整首诗以“碧天”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通过“三五蟾光满帝乡”等诗句,描绘出明月当空的美景,让人感受到中秋之夜的美丽与神秘。然而,诗人并未沉浸在这份美好的享受中,而是通过“何处笙歌侵晓漏”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生活纷扰的感叹。同时,“仙台深闭金茎露”、“月殿高悬桂子香”等诗句,又展示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最后,“独抱幽怀浑不寐”,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全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