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塞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歌内容分析作答,注意要联系原诗中诗句的意思和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分析诗歌中的景物特征,以及作者的情感。 本首诗是王之涣在开元初年游蓟门时所作。蓟门,即山海关。登独乐寺阁,即登上高耸入云的佛阁。“春雨湿归鞅”写春雨绵绵,诗人骑马归来,衣帽沾湿。“行色藉以沐”意思是说
大安寺 万仞盘危磴,千峰此独尊。 山光澄宿雾,海色上朝暾。 野殿松杉古,残碑岁月存。 悠然云外想,何必问花源。 注释: - 万仞盘危磴:形容大安寺地势险峻,有如万仞之高,盘踞在危崖之上。磴(dèng),石阶或石砌的台阶,这里是比喻山路。 - 千峰此独尊:形容大安寺周围的群山中最为高大的山峰,它在这里显得尤为突出和尊贵。 - 山光澄宿雾:形容山中的晨光照耀下,清晨的薄雾渐渐消散。 -
丙午中秋 碧天如水夜初凉,三五蟾光满帝乡。 何处笙歌侵晓漏,几家砧杵急秋霜。 仙台深闭金茎露,月殿高悬桂子香。 独抱幽怀浑不寐,西风雁唳到虚堂。 译文: 碧蓝的天空如同清水一样清澈,夜晚刚刚降临就感到凉爽。明亮的月亮照耀着人间,仿佛是三五个明亮的星星。 哪里传来了笙歌的悠扬声音,好像在凌晨就开始响起;哪家的捣衣声急促地敲打着秋日的寒霜。 深深的仙台上,金色的茎上的露水被关闭了;月光下
【注释】 宿香严寺绝顶:宿,停留、栖息。香严寺,在今浙江省温州市。绝顶,山的最高处。 雨霁(jì):雨后天晴,云开见日。 寻幽:寻觅幽静之处。杳冥:深暗不明。 流泉:流动着的泉水。伏枕听:卧下倾听。 朦胧:模糊不清。空翠:苍翠欲滴的山色。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 【译文】 雨过天晴后,空山显得更加寂静幽美。 云雾缭绕着千涧,使白水显得洁白如玉; 露珠滋润了万峰,使青峰显得生机盎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答此类题目,一般需要一定的语文知识积累,平时要注意积累、识记。答题时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向、闻、引、高、淡、峰。 【答案】 宿向阳寺 圣朝存象法,古寺复闻钟。 花引山门路,云封野殿松。 高斋谈静理,远屿淡秋容。 月明林外峰
春雨湿归鞅,行色藉以沐。 落日投蓟门,遂寄禅宫宿。 谁为初地功,高楼倚空筑。 梯云历层楹,聊纵千里目。 回飙递晓钟,薄雾笼寒竹。 芳草丽郊原,新林变川陆。 岂意路道人,复此慰幽独。 临风思近睽,倚槛恣遥瞩。 渤海杳漭沆,盘山互纡曲。 安期驻秦銮,广成降帝屋。 圣哲既已往,陈迹遗岩谷。 空同与沧溟,烟波恒断续
万仞盘危磴,千峰此独尊。 山光澄宿雾,海色上朝暾。 野殿松杉古,残碑岁月存。 悠然云外想,何必问花源。
雨霁空山夕,寻幽入杳冥。 云封千涧白,露濯万峰青。 飞鸟依檐宿,流泉伏枕听。 朦胧空翠里,孤月自亭亭。
清代诗人是“高塞”。 高塞(1637年3月12日—1670年9月5日),又名国鼐,号敬一主人、敬一道人,又号霓庵。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更因其对文学艺术的深厚造诣和对文化传承的积极贡献而备受后人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