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亭凉气多,一榻扫烦燠。
四面环清流,闲坐豁心目。
曲径转危桥,古藤蟠老木。
山光当昼寒,竹色上衣绿。
时有薰风来,荷气自芬馥。
幽鸟啼深林,疏花落棋局。
终日远尘氛,萧然似空谷。
【译文】
小亭子里凉气多,一榻扫去烦躁燠。
四面环绕着清澈的小溪流,闲坐时心胸开朗豁然。
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高高的桥,老藤缠绕着苍劲的古木。
山色映照着日光却显得更寒冷,竹叶的颜色翠绿如上衣般。
时时有薰风送来,荷花散发出阵阵清香。
深林中传来幽鸟的啼声,稀疏的花朵落下像棋盘上的子。
整天远离尘嚣,心情舒畅仿佛空谷中的寂静。
【注释】
- 小亭:小巧玲珑的亭子。
- 凉气:清凉的气息。
- 一榻:一张卧榻。
- 烦燠:烦闷、燥热。
- 清流:清澈的水流。
- 闲坐:悠闲地坐着。
- 曲径:弯曲的小路。
- 危桥:危险的桥梁。
- 老木:苍劲的老树。
- 山光:山色。
- 竹色:竹的颜色。
- 薰风:和煦的春风。
- 荷气:荷花散发的香气。
- 疏花:稀疏的花朵。
- 棋局:棋盘。
- 萧然:空旷、寂寞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夏日景色和感受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夏日里小亭子周围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开头两句“小亭凉气多,一榻扫烦燠。”描述了小亭子里凉风习习,让人感到舒适宜人,可以消除心中的烦躁和炎热。这里的“凉气”和“烦燠”(烦躁、炎热)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夏日小亭的清凉氛围。
接下来的四句“四面环清流,闲坐豁心目。”描绘了小亭四周环绕着清澈的小溪流,坐在亭中可以让人心境开阔,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这几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接着的几句“曲径转危桥,古藤蟠老木。”则转入了小亭周围的自然环境,描述了曲折的小径通向危险的桥梁,以及苍劲的老树。这里的“古藤”和“蟠老木”形象地描绘了树木的生长状态,增加了诗中的生动感。
最后几句“山光当昼寒,竹色上衣绿。”则进一步将读者带入夏日的自然景色中,山色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寒冷,而竹子的颜色翠绿欲滴,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这几句通过对光线和色彩的描绘,展现了夏日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小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传达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