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言游赏四难并,涛听斐亭接远声。
车马飞奔连夜发,蛟龙出窟带山倾。
潮平犹作松林吼,风净还疑草木兵。
喧聒此时殊不已,轰轰岂止一牛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台湾八景中的“潮平犹作松林吼”和“风净还疑草木兵”。

译文:
谩言游赏四难并,涛听斐亭接远声。
车马飞奔连夜发,蛟龙出窟带山倾。
潮平犹作松林吼,风净还疑草木兵。
喧聒此时殊不已,轰轰岂止一牛鸣。

注释:

  1. 谩言游赏四难并:谩言,虚言,空谈。四难并,指的是台湾的四个著名景色。
  2. 涛听斐亭接远声:斐亭,指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的水墨画展室。此处形容海浪声音传得很远。
  3. 车马飞奔连夜发:车马,指交通工具。飞奔,形容速度很快。连夜,表示连夜出发。
  4. 蛟龙出窟带山倾:蛟龙,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龙。窟,洞穴。带山倾,形容地震或山体滑坡的场景。
  5. 潮平犹作松林吼:潮平,指海水涨平。犹作,仍然有。松林吼,形容海浪声如松林般呼啸。
  6. 风净还疑草木兵:风净,指风力很大。草木兵,形容风吹过草木时产生的声音如同战鼓声。
  7. 喧聒此时殊不已:喧聒,形容嘈杂喧闹。此,指此刻。殊不止,表示非常不止。
  8. 轰轰岂止一牛鸣:轰轰,形容声音巨大。岂止,表示不仅仅是。一牛鸣,指牛叫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台湾八景之一的“潮平犹作松林吼”和“风净还疑草木兵”的感受。诗人以虚言的形式表达了他对台湾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台湾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喧嚣环境的不满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