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号亦袁,江南上海县人,清贡生。
由建宁府建安县知县调补为台湾县知县,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时上任,五十二年(1713)升任西城兵马司正指挥。
在台期间,参与校订《重修台湾府志》。
〖参考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重修府志姓氏〉。
〗(黄美娥撰)
生卒年:?-?
张宏
查阅内容
【注释】 ①“四隅”:四周。台:指登州蓬莱山,今山东蓬莱县。 ②“海天莫可定嬴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驱之。”“嬴”是古代的计量单位,一“赢”为六尺。“莫可”就是没有可能的意思,“嬴输”是指胜负,这里指胜败难料。 ③“黄云浩淼离还合”:《庄子·逍遥游》有“乘彼白云”,《淮南子·览冥训》中有“鲲鹏一日风起则轻如浮云”等句,都是说大鹏能乘风高飞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韵律: 1. 台湾八咏是一组诗作,共八首,每首都以“八咏”开头。在这首诗中,作者没有明确标出是哪一首长诗中的一句,因此我们需要从整体上理解和分析这组诗的特点。 2. 这首诗的特点是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色。通过渔舟和沙汀等元素的描绘,展现出了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3. 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第一句: - 关键词:渔舟杂沓、傍沙汀 -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述了台湾八景中的“潮平犹作松林吼”和“风净还疑草木兵”。 译文: 谩言游赏四难并,涛听斐亭接远声。 车马飞奔连夜发,蛟龙出窟带山倾。 潮平犹作松林吼,风净还疑草木兵。 喧聒此时殊不已,轰轰岂止一牛鸣。 注释: 1. 谩言游赏四难并:谩言,虚言,空谈。四难并,指的是台湾的四个著名景色。 2. 涛听斐亭接远声:斐亭,指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的水墨画展室
诗句释义 1 夕阳摇曳紫金沙:描述夕阳映照在紫色的沙滩上,形成一种美丽的景象。 2. 西屿含霞景色奢:指在傍晚时分,西屿上的景色被晚霞染得非常壮丽和奢华。 3. 仿佛浓林成火树:比喻周围的树林好像变成了火树,形容景色的热烈和生动。 4. 依稀清涧斗龙蛇:指清澈的山涧中有一条像龙或蛇一样的水流,给人一种神秘而生动的感觉。 5. 光拖陌上如横锦:指夕阳的光芒像是铺展在道路上的锦绣,美丽而耀眼。 6
台湾八咏 鸡笼岩壑各争妍,雪积光摇庾岭然。 日映鳞鳞铺玉屑,鸦飞点点拂云笺。 参差石面千层白,高下林梢一抹烟。 清兴此时已不浅,何须秋夜月流天。 注释: - 鸡笼岩壑各争妍:形容山峰岩石形状各异,宛如鸡笼般相互辉映。 - 雪积光摇庾岭然:指积雪覆盖的山岭在阳光照射下闪烁,仿佛在摇动。 - 日映鳞鳞铺玉屑:太阳照耀下,山岩上像是铺着一层像玉石一样的碎片。 - 鸦飞点点拂云笺:乌鸦飞翔时
【注】:台湾八咏是台湾的一组诗。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中国大陆隔海相望。由于地形复杂多样,自然景观各异,因此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值得人们欣赏和歌颂。这些诗便是对台湾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歌颂。 1. 激荡飞流白似银,苍茫烟树绝纤尘。 - 注释: 水流激荡、飞溅如同白色的雪花,两岸烟雾缭绕、树木苍茫,连尘埃都看不见了。 - 赏析: 诗人通过描绘水流如雪、烟雾弥漫的画面
台湾八咏 风和春暖水流汤,鹿耳雄开天一方。 疾卷沙堤成白练,横冲古岸作潢洋。 扬帆伐鼓争先进,撒网拖鱼自列行。 过客纷纷皆冒险,利名牵惹到岩疆。 注释: - 台湾八咏:台湾岛的自然美景,被人们赞美为“八景”。 - 风和春暖水流汤:风和日丽,春天的温暖使得水流如同煮沸一般。 - 鹿耳雄开天一方:形容山的形状雄壮,像是张开的耳朵,位于天空的一角。 - 疾卷沙堤成白练:风势猛烈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云层被雾气卷起,水面波光荡漾无际,天空尽头太阳渐渐露出红色。 阳光穿透白浪,万顷琉璃般闪烁的海面犹如金色的盘子。 荧光般的波动难以形成一片,赤色的泡沫可以凝聚成团。 不要说扶桑与这里相隔遥远,升沉明晦都可以一同观察。 注释和赏析: - 云收雾卷水漫漫:云被雾卷起,水面波光荡漾无际。 - 天末曈昽渐吐丹:天空尽头太阳渐渐露出红色。 - 销铄千条穿白浪:阳光穿透白浪
相关推荐
张丽俊,字升三,号南村,晚号水竹居主人,台中葫芦墩(今台中丰原市)人。 少受学于廖华浸、张经赓、郑国琛、魏文华诸先生,二十三岁于田心子(今丰原)养閒轩拜谢颂臣为师。 割台之际,丘逢甲募诚信十营义军,谢道隆北上协助,张丽俊留置于养閒轩代谢氏处理文书并课其子侄。 日治后担任庄长、保正、保甲联合会会长、土地整理及林野调查委员、丰原街协议会员、水利会评议员、农会理事及葫芦墩兴产信用组合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