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虎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藏书家。
号习庵,生于1731年6月9日,卒于1787年9月19日,祖籍嘉定(今属上海),是吴中七子之一。曹仁虎在年少时因其出众的才华被称为奇才。他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南巡期间献赋,受到召试并位列一等,由此获得赐举人的身份,并被授为内阁中书。
曹仁虎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藏书家。
号习庵,生于1731年6月9日,卒于1787年9月19日,祖籍嘉定(今属上海),是吴中七子之一。曹仁虎在年少时因其出众的才华被称为奇才。他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南巡期间献赋,受到召试并位列一等,由此获得赐举人的身份,并被授为内阁中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每句诗: 登灵岩 溪水回旋着船桨,一径通往苍翠的山雾。 层叠的山峰隐去了孤云,断崖上流水声如浅濑。 每一步都不怕艰辛,只有翠绿的山色落在衣袂里。 山林昏暗夜色微茫,小道险峻崖石阻碍。 回头望去山路幽深,远望景色让人心情更愉悦。 山洞空阔中露出佛寺,钟鼓声传向天边。 萧条掩映在石头门后,寂静中传来阵阵香气。 客人来到这里舒缓烦忧
【译文】 清晨,在惠山寺前乘舟过夜,天已亮,船却还未起锚,只好又睡去。 朦胧中听到泉声,醒来后,见月光斜照在船篷窗上。 梦醒时,听到水声潺潺,仿佛泉水在梦中回响。 我久久不能入睡,因为遥夜的美景,令我心旷神怡。 何处传来渔歌之声?只隐隐地听见划桨的声音。 空林之中,雾气横生,野戍的星光朗朗。 清阴如媚,笼罩着涟漪,远处景色迷离。 满山浮动着浮岚,稍见朝霞映照在东方。 平生向往的山水风光
【注释】 (1)秋夜:秋天的夜晚。 (2)凉月照高柳:清凉的月光照射着高高的柳树。 (3)草堂:诗人的草堂。 (4)疏镫:稀疏的灯火。 (5)灺:同"灭"。 (6)远磬:远处传来的钟声。 (7)初闻:刚刚听见。 (8)叶落全疑雨,池荒半是云:树叶落光好像下了大雨,池塘荒芜了好像一半被云遮。 (9)更阑不成寐:深夜里睡不着觉。 (10)萧瑟:凄凉冷落的样子。 【译文】 秋夜
【注释】 虞山: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有虞舜祠。这里指虞山的景色。 晓色开晴嶂(zhàng):清晨的阳光照耀在青翠的山峰上,形成一片明丽的景象。 林光微露日:树林中隐约透出晨曦的光芒,太阳刚刚露出半边脸。 石气欲生云:岩石上的雾气好像要生出云朵。 松间:松林之间。 疏钟: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 岭外:山岭之外,指远郊。 闲访鹿麋群:我悠闲自在地去拜访鹿群和麋鹿。 【赏析】
【解析】 “梁溪”为江苏无锡县,这里指无锡。“黄公涧”是江苏宜兴的一处风景名胜,位于太湖之滨。 【答案】 注释: (1)梨花:即“梨花雪”,形容梨花如雪般洁白;柳丝:形容柳枝像细丝一样柔美。 (2)新水初生:刚刚涨起的水;拍:击、摇荡。 (3)长爱:经常喜欢;黄公涧边路:黄公涧边的小路。 (4)一篷疏雨品茶时:在微雨中,用篷布遮挡住雨点,喝茶。 译文: 在无锡的梁溪舟中
洪济寺 丹崖千仞郁嗟峨,有客凭栏独放歌。 涧道水声疏雨歇,江天帆影夕阳多。 粥鱼茶版泠泠出,月榭风亭历历过。 回首征途驰逐倦,一镫方丈问维摩。 诗句释义: 1. 丹崖千仞郁嗟峨,有客凭栏独放歌。 注释:这里的“丹崖”指的是红色的悬崖,而“千仞”则形容其高耸入云。诗人站在悬崖之上,感叹这壮观的景象。同时,有客人在栏杆上独自唱歌,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 2. 涧道水声疏雨歇,江天帆影夕阳多。
寻拂水山庄 鸟目山边涧路长,登临重问耦耕堂。 注释:在鸟目山边的山涧里有一条长长的小路,我再次登上山顶时,不禁回忆起耦耕堂。 译文:在鸟目山边的山涧里有一条长长的小路,我再次登上山顶时,不禁回忆起耦耕堂。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山路的漫长和耦耕堂的熟悉,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 休文旧宅荆扉掩,孝穆遗斋竹径荒。 注释:休文旧宅的柴门紧闭,孝穆遗斋里的竹林已经荒芜。 译文
张丽俊,字升三,号南村,晚号水竹居主人,台中葫芦墩(今台中丰原市)人。 少受学于廖华浸、张经赓、郑国琛、魏文华诸先生,二十三岁于田心子(今丰原)养閒轩拜谢颂臣为师。 割台之际,丘逢甲募诚信十营义军,谢道隆北上协助,张丽俊留置于养閒轩代谢氏处理文书并课其子侄。 日治后担任庄长、保正、保甲联合会会长、土地整理及林野调查委员、丰原街协议会员、水利会评议员、农会理事及葫芦墩兴产信用组合理事
屠寄,初名庾,字敬山,武进人。 屠寄是一位在清代诗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其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与文化特征。通过深入研究屠寄及其诗歌,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