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发永康城,午达黄龙隘。
山程五十里,应接颇不暇。
峰回学螺旋,涧峭画猿界。
云日互蔽亏,榛莽发荒怪。
时有风泉堕,湿翠袭衣衸。
藓花滑行屐,登顿互相戒。
篮舆虱其间,点破春山画。

【注释】

黄龙隘:地名,位于今浙江天台县西北。

朝发永康城:早晨离开永康城(今属浙江省)。

午达黄龙隘:中午到达黄龙隘(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

山程五十里:指从永康城到黄龙隘的山路行程是五十里。

应接颇不暇:来不及应酬、接待。形容旅途劳顿之极。

峰回学螺旋:山峰回环如螺旋。

涧峭画猿界:山涧陡峭,犹如猿猴活动的界限。

云日互蔽亏:云雾缭绕,阳光被遮蔽。

榛莽发荒怪:草木丛生,显得荒凉怪异。

时有风泉堕:有时有风吹过泉水。

湿翠袭衣衸:湿润的翠绿覆盖了衣衫。

藓花滑行屐:苔藓生长在鞋上,使鞋子滑行困难。

登顿互相戒:登山爬坡,使人相互告诫。

篮舆虱其间:用篮子抬着车子在山林间行走。

篮舆:竹笼车,用来装载物品。

虱其间:像虱子一样地钻入树林中。形容人走得很匆忙,好像钻进了蚂蚁窝。

点破春山画: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生动活泼。

【赏析】

此诗是作者游历浙江天台黄龙隘时所作。全诗以“黄龙隘”为题,前六句写去路,后六句写途中所见。首句点明出发地点和时间;次句写离城远行,路程五十里,时间是正午时分。“应接颇不暇”,说明旅途劳累,无暇他顾。三四句写沿途山势的奇峻,以及所经过的自然景观,如“峰回学螺旋”、“涧峭画猿界”等。五六句继续写景,“云日互蔽亏”与“榛莽发荒怪”对举,表现了旅途中的艰难和险阻。七八句写途中所见之景,其中“时有风泉堕”、“湿翠袭衣衸”等句,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又渲染出一种凄苦的气氛。九至十四句写山中所见景物,“登顿互相戒”是说人们行进之间相互警戒。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心情。“篮舆虱其间,点破春山画。”作者由景而情,由情而景,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