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争逐鹿,百金买宝刀。
贤者贵自守,一笑甘蓬蒿。
所以管幼安,立志脱尘嚣。
子鱼非吾友,谢绝挥金交。
斗禄原不屑,况肯臣孙曹。
濯足沧浪水,归来白发搔。
荒祠何年建,再拜仰清高。
感叹不能去,叶落风萧萧。
【注释】
- 拜管幼安祠:指拜谒管宁的祠堂。
- 英雄争逐鹿,百金买宝刀:意思是英雄们争相追逐猎物(喻争夺天下),不惜花费百两黄金购买一把好刀。
- 贤者贵自守:贤能的人注重自我修养。
- 斗禄原不屑,况肯臣孙曹:意思是与那些追求权位、攀附权贵的小人为伍是不屑的,更何况愿意做孙子辈的曹魏政权的臣子呢?这里的“斗禄”指求取官爵和俸禄,“孙曹”指曹操及其后代。
- 濯足沧浪水,归来白发搔:意思是说管宁在隐居时,曾到江边洗脚,后来归隐故里,白发苍苍,感叹人生如梦。
- 荒祠何年建,再拜仰清高:意思是说管宁的祠堂已经多年无人修葺,现在又重新拜访,对管宁的高尚品格十分敬仰。
- 感叹不能去,叶落风萧萧:意思是说管宁感叹自己无法离开,树叶飘落,风声萧瑟。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继儒所作。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江苏松江人。明朝文人,有《陈眉公全集》。
诗中通过描述管宁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其高尚品格的敬仰之情。首句“拜管幼安祠”,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即拜谒管宁的祠堂。接下来的诗句分别描述了管宁的人生经历,如“英雄争逐鹿,百金买宝刀”描绘了管宁年轻时的英雄气概;“贤者贵自守,一笑甘蓬蒿”则表现了他在隐居期间的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态度;“所以管幼安,立志脱尘嚣”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志向和决心;而“斗禄原不屑,况肯臣孙曹”则展现了他对权力的追求不屑一顾,不愿屈身于曹魏政权的卑劣行径。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写管宁的隐居生活,如“濯足沧浪水,归来白发搔”描绘了他远离世俗喧嚣,回归自然,过着简朴生活的意境;“荒祠何年建,再拜仰清高”则是对他高尚品格的赞颂和敬仰。整首诗通过对管宁人生的描绘,表达了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