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知兵未是夸,夹城一战势槎拿。
军中只说周阳五,刺史何曾到野叉。
《五代史》杂咏三十九首·其一
洛阳迢递路间关,瞻顾园陵岂再还。飞去不知何处乐,一时流涕纥干山。
诗词解释
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其中“洛阳迢递路间关”描绘了当时战火纷飞、路途艰险的场景,“瞻顾园陵岂再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帝王的哀思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译文
在洛阳的漫长道路上,我目睹了战事的紧张和国家的动荡。那些曾经享受和平的人如今却被迫面对战争的残酷,他们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家园。看着他们的离去,我的心中充满了悲伤,泪水不禁流了下来,仿佛回到了历史上的某个地方——纥干山。
注释
- 洛阳: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之一,这里代指当时的都城或政治中心。
- 迢递:形容道路遥远而曲折。
- 园陵:古代帝王死后的墓地,这里泛指帝王的坟墓或陵寝。
- 纥干山:地名,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个地点或象征性的地点。
- 嘉王:古代帝王的儿子,这里特指那位酒醉的英雄。
- 尖巾裹首状如锥:描述一个男子戴着尖顶帽子,头发被包裹得严严实实,像针一样细长,可能是为了便于隐藏身份或执行任务。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战争、离别和哀伤的世界。诗中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对家国的忠诚以及对战争的痛苦感受。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