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之数原属火,此七十二水不干。一日涉水七十二,过水更比过火难。
五月廿日我到此,卓午方开翟家市。象促征夫趁前程,亭长攀辕曰止止。
此去七十二涧河,桃岭雪山风雨多。山雨每于午后酿,新涨一来人葬波。
前年豫省兵饷到,使君不听良言告。严催车马向前行,自揽花骢作先导。
岂知霎时两满山,山涛四面来更暴。人骑行李没处寻,半剩饷车在泥淖。
与君同是解饷人,其余不必为君道。君请权停半日骖,行止明晨仆来报。
闻言我且宿邸家,次晓红旭弄川华。万里无云天正好,急命仆夫起群车。
果然盘山夹一涧,一涧屈曲走惊蛇。断岸千尺攀不上,旁涧四出乱如麻。
何年吴璘开地网,到此真同井底蛙。桥彴舟楫两难施,涉者褰裳等跳虾。
车声邻邻轮啮石,马行蹙蹙踬语沙。虎豹虬龙各千状,鸟不成鸟花不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十二过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诗句
- 二七之数原属火,此七十二水不干 - 这里的“二七”指的是数字27,而27属于“火”,所以“此七十二水”指的就是72这个数字。诗中用“水”来比喻数字27,说明其重要性。
- 一日涉水七十二,过水更比过火难 - 这里通过对比“过火”的难度与“过水”的难度,强调了渡河的困难程度。
- 五月廿日我到此,卓午方开翟家市 - 描述了诗人在五月廿日到达某地的情景,并提到了当地市场在中午时分开始热闹起来。
- 象促征夫趁前程,亭长攀辕曰止止 - 描绘了征夫赶路时的景象,亭长(可能是地方长官)试图阻止他们继续前行。
- 此去七十二涧河,桃岭雪山风雨多 - 描述了诗人即将经历的七十二个山涧中的河流以及沿途的自然环境。
- 前年豫省兵饷到,使君不听良言告 - 提及了前年河南地区的军事费用已经到达,但当地的长官没有听取好的建议。
- 严催车马向前行,自揽花骢作先导 - 描述了当地长官催促车马前进的情况,同时也表达了个人对于这次行动的个人看法。
- 岂知霎时两满山,山涛四面来更暴 - 表达了诗人对于突然而至的山洪暴发的震惊。
- 人骑行李没处寻,半剩饷车在泥淖 - 描述了泥泞的道路使得行人和运输车辆都难以前行,只能留在泥泞之中。
- 与君同是解饷人,其余不必为君道 - 表示自己也是一名运送粮草的人,无需过多解释其他情况。
- 君请权停半日骖,行止明晨仆来报 - 建议长官暂时停下马车休息,并承诺第二天会报告行程情况。
- 闻言我且宿邸家,次晓红旭弄川华 - 表示自己计划在驿站住宿,第二天早上将有新的发现或消息。
- 万里无云天正好,急命仆夫起群车 - 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因此需要迅速启动所有车辆准备出发。
- 果然盘山夹一涧,一涧屈曲走惊蛇 - 描述了一条盘绕在山间的小溪,形容水流曲折如同蛇行走。
- 断岸千尺攀不上,旁涧四出乱如麻 - 描述了河岸的高耸和湍急的流水。
- 何年吴璘开地网,到此真同井底蛙 - 回忆起历史上某个事件,表达了现在的处境就像井底之蛙一样渺小。
- 桥彴舟楫两难施,涉者褰裳等跳虾 - 描写了桥梁和船只都无法使用的情况,人们只能赤脚涉水,就像跳蚤一样。
译文
二七之数原属火,此七十二水不干。一天要过七十二条河,过河难度超过烧火。
五月廿日我来到这里,中午时分翟家市开始忙碌。官员催促人们赶路,我自己却选择骑马先行。
此去七十二个山涧河,沿途桃岭雪山风雨多。山雨常常在午后来临,新涨的水淹没道路。
前年河南军饷已到,但使君不听好建议。严令车马向前行进,我也自驾车领先探路。
谁知突然间大雨倾盆,山洪暴发更为凶猛。路上行人和车马无处躲藏,只好在泥泞中等待救援。
我们都是运送军粮的人,其他人无需多说。长官请暂且停下马车休息,明早我来汇报行程。
得知我打算在驿站住宿,明天清晨我将有好消息。万里晴空万里无云,立即命令车夫们准备出发。
果然山路弯曲环绕着一条小溪,小溪曲折如蛇爬行。岸边高耸千尺难以攀登,旁边奔流四溢如麻绳。
何时吴璘能挖掘护城河,此时来到此地真像井底蛙。桥梁船只都难以通行,涉水之人只能卷起衣服跳进水中。
车声隆隆车轮撞击石块,马匹疾驰马蹄踩在沙滩上。猛兽和龙各自形态奇特,鸟儿和花朵失去了本色。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险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环境时的坚韧和乐观。通过具体生动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动作刻画,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诗人的旅程艰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诗人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感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现实,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