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龙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七十二过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赏析: 诗句 1. 二七之数原属火,此七十二水不干 - 这里的“二七”指的是数字27,而27属于“火”,所以“此七十二水”指的就是72这个数字。诗中用“水”来比喻数字27,说明其重要性。 2. 一日涉水七十二,过水更比过火难 - 这里通过对比“过火”的难度与“过水”的难度,强调了渡河的困难程度。 3. 五月廿日我到此
【注释】 七十二过涧:指李白在流经四川的嘉陵江南岸,从江州(今江西九江)到白帝城(今重庆奉节)间的长江中游地区,有七十二座险要的峡谷,这里泛指。 会宁:即会昌,唐代为避唐武宗李炎讳,改昌州为会昌。会昌是李白的故乡。 邑宰:地方长官。特道喜:特地来传达喜庆的消息。 平常:平易,不稀奇。 逾时:过了一些时候。飞白雨:形容春雨连绵不断。 涧中行:山涧里行走。随波逐浪可知矣:顺着水流走,随着波浪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和思想主旨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整首诗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各句的内容和语言特征来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 “渔父词”是一首描写渔民生活情趣的词,全词通过对渔夫一天生活的写照,表现了他们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情趣。 “卖得今朝鱼,买够来朝米”,意思是说:今天把今天打来的鱼卖了,明天再买来明天吃的米。这里写出了渔民们勤劳朴实的生活特点
这首诗的格式和要求如下: ``` 含鄱口 高空谁劈紫金芙,远水长天手可揄。 拟似巨鲸张海口,两江不吸吸翻湖。 ``` 译文: 在含鄱口,高空中谁将紫色的金芙蓉劈开,远水与长天相连,手可以随意操控。就像一个巨大的鲸鱼张开了它的大口,两江的水被吸入口中,湖水翻滚起来仿佛要溢出来。 注释: - 含鄱口:一个地名,位于中国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南部,因庐山主峰含鄱岩而得名。 - 紫金芙:紫色的金芙蓉
焦山 金山见寺不见山,焦山见山不见寺。 山城四立抱寺门,竹树藤萝锁幽翠。 波涛之中无波涛,天地之外有天地。 白云黄叶今古情,温岩纡谷中和气。 我来此间得静观,但见林杪危樯纷来去。 扫苔何处问焦君,一枕石床消万虑。 莫管烟岛茫茫,海市蜃楼幻奇异。 译文: 金山上看见寺庙却看不见山峰,焦山看见山峰却看不见寺庙。 这座山城四面环抱寺庙的门,竹树藤萝将幽深的景色锁住。 在波涛之中没有真正的波浪
【注释】 汉阳峰: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东南方。东南屏翰:东南面是屏障,指山势。崔巍:高耸的样子。芙蓉顶:指山峰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四面水光随地绕:四面八方的水光环绕着山峰。万层峰色倚天开:层层叠叠的山峰色彩高悬天际。当头红日迟迟转:头顶的天空中太阳渐渐西沉。俯首青云得得来:低头仰望,只见白云飘动,缓缓而来。到此乾坤无障碍:在这里天地间没有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远远地从瀛海(即大海)上看蓬莱仙岛
二七之数原属火,此七十二水不干。一日涉水七十二,过水更比过火难。 五月廿日我到此,卓午方开翟家市。象促征夫趁前程,亭长攀辕曰止止。 此去七十二涧河,桃岭雪山风雨多。山雨每于午后酿,新涨一来人葬波。 前年豫省兵饷到,使君不听良言告。严催车马向前行,自揽花骢作先导。 岂知霎时两满山,山涛四面来更暴。人骑行李没处寻,半剩饷车在泥淖。 与君同是解饷人,其余不必为君道。君请权停半日骖,行止明晨仆来报。
高空谁劈紫金芙,远水长天手可揄。 拟似巨鲸张海口,两江不吸吸翻湖。
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 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 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 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
曹龙树是清代的诗人。曹龙树,字松龄,号星湖居士,出生于江西星子县,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的诗人。 他不仅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还担任过官职,历任江苏、沛县知县,江宁(今南京市)同考官等职位。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以及深刻的情感表达。例如,《焦山》中的“金山见寺不见山,焦山见山不见寺。”描绘了山水相映的美景;《渔父词》则通过卖鱼买米的场景,反映了百姓的艰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