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崖不可状,作意露奇熊。
回峰互相抱,环巘遥作对。
初排雁行斜,忽作蠲飞退。
枯松偃鳞甲,怪石罗细碎。
仰见双鸟过,上有片云碍。
凿幽始前人,寻险自我辈。
一径绕羊肠,夕阳在牛背。
【注释】
黔山:即贵州山。杂吟:诗歌名,作者自注:“因见黔中山川杂出,故作此诗。”阴崖不可状:阴暗的山崖无法用语言形容。
奇熊:《列子·黄帝》载:“陆终氏之子名窫窳。帝尧闻之,赐以羿、乌号、枸相、飂光四弓。”又据《山海经》载:“西南有巴国,太皃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窫窳与羿、飂光皆为神话传说中的兽名。
回峰互相抱:指群山环抱。回峰:山峰如环。
环巘遥作对:远山如对峙。环巘:环曲的山崖。作对:相对。
初排雁行斜:指山峰排列像大雁飞翔的样子。雁行:指雁阵。
蠲飞退:即飞鸟退去。蠲,通“鹜”,飞鸟。
枯松偃鳞甲:枯死的松树犹如鳞甲一样。偃:低伏。鳞甲:鳞片和甲壳,比喻树木的枝叶或松针。
怪石罗细碎:指石头的形状奇特,色彩斑斓。罗:布陈。细碎:小而多。
仰见双鸟过:仰视看见两只鸟飞过后。
上有片云碍:上面有片云遮掩。
凿幽始前人:开辟山林,始于前代之人。凿:开垦。
寻险自我辈:寻找危险之处,也与我等同辈的人有关。
一径绕羊肠:一条小路曲折蜿蜒。羊肠:弯曲如同羊肠的道路。
夕阳在牛背:夕阳照在牛背上。
【译文】
阴暗的山崖无法用言语来形容,想象它露出奇异的兽类。
群山环抱像拥抱着彼此,远山如对峙相望。
山峰排布像大雁飞行的行列,忽然飞鸟退却。
枯树低伏如同鳞甲,奇特岩石布满周围。
仰头看见两只飞鸟经过,上面有片云遮挡。
开拓山林先于前人,寻求危险与我们同处。
一路蜿蜒如羊肠般的道路,夕阳在牛背上投下余晖。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历贵州时的所见所感。全诗意境优美,描写细腻,富有诗意。
首句“阴崖不可状”,暗含了诗人对于贵州山的神秘莫测的赞叹。第二句“作意露奇熊”,诗人描绘了山中的奇景。第三句“回峰互相抱,环巘遥作对”,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群山环绕的景象。接着,第四句“初排雁行斜”和第五句“忽作蠲飞退”,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山峰比作大雁飞翔,飞鸟退避。
第六句“枯松偃鳞甲”,诗人描绘了枯松低伏的景象。第七句“怪石罗细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奇形怪状的石头。第八句“仰见双鸟过,上有片云碍”,诗人仰望天空,看到两只飞鸟掠过。第九句“凿幽始前人,寻险自我辈”,诗人感慨自己寻找危险的经历,与前人相似。第十句“一径绕羊肠,夕阳在牛背”,诗人用“羊肠”一词,形象地描绘了一条曲折的小径。
最后两句“黔山杂吟”,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