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代名蓝杂市廛,宝云遗额到今传。
读书堆上草成带,洗砚池边苔作钱。
千载空留华表语,一碑犹识至元镌。
从容野衲凭相问,触忤愁心为破禅。

游亭林宝云寺访顾侍郎读书堆洗研池遗迹并读赵承旨宝云寺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在游览宝云寺时写下的,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

异代名蓝杂市廛,宝云遗额到今传。

“异代名蓝杂市廛”,意思是说古代的名字和颜色(蓝色)都混杂在集市之中,这里指的是古人留下的印记。

读书堆上草成带,洗砚池边苔作钱。

这两句诗描绘了宝云寺读书堆和洗砚池的景致。读书堆上的草就像一条绿色的带子,而洗砚池边的苔藓则像一枚枚小小的钱币。

千载空留华表语,一碑犹识至元镌。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感慨。千年过去了,那些曾经的话语和记载都已经消失殆尽,只剩下一块刻有“至元”字样的石碑。

从容野衲凭相问,触忤愁心为破禅。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的感悟。他面对野衲和尚时,被他们的举止所触动,从而产生了一种与禅宗相冲突的情感。

赏析:整首诗通过描绘宝云寺的景物以及自己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的敬畏和对于禅宗的思考。他的诗歌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