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草得幽径,餐松习清斋。
树老云都聚,苔深石半埋。
柳花时扑面,花片每投怀。
吹笙启别馆,惜无洛客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句可以从手法、内容和语言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
“藉草得幽径”,是说自己在山中找到了一条幽深的小路,借以抒发自己的孤独之情。“餐松习清斋”是说自己吃松叶、住清静的茅屋,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看淡的心境。
(2)
“树老云都聚,苔深石半埋”两句写景,通过描写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树老云都聚,苔深石半埋”是说树叶老了,云朵都聚拢在一起,苔藓爬满了石头,说明山势险峻,树木凋零,云朵聚集,草木衰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3)
“柳花时扑面,花片每投怀”是说自己时常被柳花飘落的花瓣打脸,也常常被落花拂到身上,以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惆怅之情。“吹笙启别馆,惜无洛客偕”是说自己吹奏着笙,打开自己的小楼门,但可惜没有像古人那样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自己。“吹”“启”是动词;“洛客”指代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相聚的情感。
(4)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诗的前两句是说春天里,我不认识画中的美人,只觉得她是在春风中微笑;而她所佩戴的玉环和香袋,也只能随着她的夜月灵魂回到她的故乡去了。这两句诗是诗人想象中的画面,表现的是他在异乡漂泊,思念家乡,思念故友的情怀。
(5)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是杜甫在《出塞》中的句子,意思是:请你不要谈论封侯的事情吧。一个将军立下战功,却要有许多士兵为之牺牲。这两句诗是对战争残酷性的揭露。“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从题目看,此诗当是杜甫在洛阳所作。当时杜甫已经四十九岁,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漂泊不定,最后定居于洛阳。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洛阳时写的。
首句“藉草得幽径,餐松习清斋”是说自己在山中找到了一条幽深的小路,借以抒发自己的孤独之情。“藉草得幽径”是说在山中寻找到了一条幽深的小路,藉草即藉地生根,形容生长在荒野之地。幽径是昏暗曲折的小路,暗喻诗人身处乱世,找不到出路。“餐松习清斋”是说自己在山中吃松叶、住清静的茅屋,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看淡的心境。松树常青,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清斋则表示远离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餐松习清斋”表现出诗人在乱世中坚守高洁的品质和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
第二句“树老云都聚,苔深石半埋”是写景。“树老云都聚,苔深石半埋”是说树叶老了,云朵都聚拢在一起,苔藓爬满了石头,说明山势险峻,树木凋零,云朵聚集,草木衰败。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萧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第三句“柳花时扑面,花片每投怀”是说自己时常被柳花飘落的花瓣打脸,也常常被落花拂到身上,以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惆怅之情。柳树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表达离别的哀愁,而柳絮更是飘散无常的象征。这句诗通过描述柳花和落花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
尾联“吹笙启别馆,惜无洛客偕”是说自己吹奏着笙,打开自己的小楼门,但可惜没有像古人那样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自己。洛客指代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相聚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从题目看,此诗当是杜甫在洛阳所作。当时杜甫已经四十九岁,他一生坎坷,经历了安史之乱,漂泊不定,最后定居于洛阳。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洛阳时写的。
首句“藉草得幽径,餐松习清斋”是说自己在山中找到了一条幽深的小路,借以抒发自己的孤独之情。“藉草得幽径”是说在山中寻找到了一条幽深的小路,藉草即藉地生根,形容生长在荒野之地。幽径是昏暗曲折的小路,暗喻诗人身处乱世,找不到出路。“餐松习清斋”是说自己在山中吃松叶、住清静的茅屋,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看淡的心境。松树常青,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而清斋则表示远离世俗,追求高洁的生活。“餐松习清斋”表现出诗人在乱世中坚守高洁的品质和追求自由生活的愿望。
第二句“树老云都聚,苔深石半埋”是写景。“树老云都聚,苔深石半埋”是说树叶老了,云朵都聚拢在一起,苔藓爬满了石头,说明山势险峻,树木凋零,云朵聚集,草木衰败。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萧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第三句“柳花时扑面,花片每投怀”是说自己时常被柳花飘落的花瓣打脸,也常常被落花拂到身上,以此抒发自己内心的惆怅之情。柳树在古代诗文中常用来表达离别的哀愁,而柳絮更是飘散无常的象征。这句诗通过描述柳花和落花的情景,传达出诗人内心的伤感和无奈。
尾联“吹笙启别馆,惜无洛客偕”是说自己吹奏着笙,打开自己的小楼门,但可惜没有像古人那样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自己。洛客指代那些志同道合的人。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相聚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己在山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同时,诗人也通过这种表达方式,展现了自己坚守原则、追求自由的生活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