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花疑叶总难分,晴色梢头剪碧云。
最是晚来易惆怅,数枝无语立斜曛。
【注释】
疑花:指梅花,因为梅花瓣小如豆,故称。
疑叶:指梅花的叶子,因叶子形似柳叶,故称。
难分:难以分辨。
晴色:晴空之色。
剪碧云:形容梅花枝干挺拔而修长,如同剪裁过的碧绿云彩。
惆怅:失意、伤感。
数枝:几枝。
无语:无言,不说话,这里指梅花不言不语,静默无声。
斜曛:夕阳西下时,阳光斜射的景象。
【赏析】
这首咏物诗,写于作者任太常博士期间。
前两句“疑花疑叶总难分,晴色梢头剪碧云”。首句写花,次句写叶,三句写枝条。从花、叶、枝三方面着笔,以花、叶为线索,写出了梅枝的形态特征。“疑”是说这梅花与一般的花朵不同,很难分辨出它是花还是叶,“总难分”,说明它的枝干十分柔美,且又高耸入云。“晴色梢头剪碧云”一句中,“梢头剪碧云”形容了梅花枝干修长挺拔,好似用碧绿的剪刀裁剪出来的一样。
后两句“最是晚来易惆怅,数枝无语立斜曛”。这是写梅花在暮春时节的情态。“最是”,最为,最突出。“晚来”指傍晚时分,“易惆怅”,容易让人产生愁思,“数枝”,几支。这一句的意思是:最是到了傍晚的时候最容易让人忧愁,几枝梅树默默地站在那里,面对着斜晖,没有说话。末句“无语”二字,既点明时间是在傍晚,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因为晚来的梅树让人产生了愁思。
全诗以梅自比,通过描写梅花在暮春时节的神态,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寂寞无聊、抑郁寡欢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