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路斜阳外,征帆去不停。
过江秋水白,隔岸暮山青。
旅雁霜前落,哀猿月里听。
扁舟探禹穴,几日到兰亭。
诗句原文:
客路斜阳外,征帆去不停。
过江秋水白,隔岸暮山青。
旅雁霜前落,哀猿月里听。
扁舟探禹穴,几日到兰亭。
注释解释:
- 客路斜阳外:描述了旅途中夕阳西下的景色,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与遥远。
- 征帆去不停:描写了友人乘船远行的情景,展现了对友人的牵挂和希望他早日平安归来的心情。
- 过江秋水白:描绘了渡过江水的宽阔和清澈,反映了诗人对友人行程顺利的美好祝愿。
- 隔岸暮山青:通过色彩对比,强调了两岸山色的苍翠与宁静,传达了对友人旅途安全和平静生活的期望。
- 旅雁霜前落:使用了“霜”字增添了季节感,暗示了时间已经接近深冬,表达对友人在旅途中遭遇寒冷的关心。
- 哀猿月里听:以“哀猿”声声入耳,渲染出旅途中的孤寂与凄凉,同时也表现诗人对友人孤独旅程的深切同情。
- 扁舟探禹穴:描述了探寻禹王陵墓的行动,这不仅是对历史遗迹的兴趣,也象征着对友情的深入探究和珍视。
- 几日到兰亭:提到到达某个地名“兰亭”,可能暗示了此行的目的或终点,也可能象征着友谊的长久和美好记忆的延续。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营造了一个既真实又带有诗意的旅行画面。诗人以“客路斜阳外”、“征帆去不停”开篇,设定了一幅离别的场景,随后通过对江河、山色、孤雁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加深了离愁别绪的氛围。特别是“旅雁霜前落”,“哀猿月里听”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通过声音与视觉的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萧瑟与孤寂。
结尾的“扁舟探禹穴”和“几日到兰亭”不仅点明了行程的方向和期望,也透露出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这种文化内涵的融入使得整首诗不仅限于送别,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交流,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