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称天险,泥途百里程。
不缘成陆路,何以得周行。
水落平沙出,天寒夕照明。
迢迢官柳内,历历小桥横。
【注释】:
- 在昔:以往;以前
- 称:称赞
- 泥途:泥泞的道路
- 百里程:一百里地
- 不缘:因为
- 成陆路:成为陆地
- 何以:凭什么
- 得周行:能够通行
- 水落平沙出:河水退后,露出平坦的沙滩
- 天寒夕照明:天色寒冷时,月光可以照亮大地
- 迢迢:遥远的样子
- 官柳:官府种植的杨柳树
- 历历:清晰可见的样子
- 小桥横:小桥横跨在河上
【译文】:
曾经有人称赞这里是天险之地,
道路泥泞,需要行走一百里。
如果没有变成陆地,怎么能通行无阻?
当河水退去,露出平坦的沙滩,
天色寒冷之时,月光也能照到大地。
远处的官柳树清晰可见,
小桥横跨在河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广宁道中的景象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地理环境的赞叹和情感。
首句“在昔称天险,泥途百里程”,直接点明了广宁道中被称为“天险”的原因。这里的“天险”不仅仅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更包含了人们对这一地区深厚的历史和文化积淀的认可。接着,诗人通过“不缘成陆路,何以得周行”表达了对道路变为陆地的感慨。这句话意味着只有在道路被开辟为陆路之后,人们才能够自由地通行。这不仅是对广宁道中道路变迁的描写,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社会进步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广宁道中的景象。“水落平沙出,天寒夕照明”形象地描绘了河水退去、沙滩显露的美景以及天气寒冷时,月光能照亮大地的情景。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不仅展现了广宁道中的地理特色,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最后两句“迢迢官柳内,历历小桥横”则具体描述了广宁道中的人文景观。这里的“官柳”指的是官府种植的杨柳树,而“历历小桥横”则形容了小桥横跨在河上的情景。通过这些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广宁道中的美丽景色,还通过小桥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这首诗通过描绘广宁道中的道路、河流、自然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这一地理环境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同时,诗中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