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晓万籁寂,策杖登孤亭。
泉声岩际来,耳畔响泠泠。
松风乱猿鸟,潭雾澄幽灵。
悠悠变今古,淡淡历晦冥。
真机了可悟,起视数峰青。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评价。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中写了什么,即明确主题;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来理解,如“听泉”“万籁寂”等意象、手法等;最后要结合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1)
首句“向晓万籁寂”,描绘出一幅宁静的晨景:在清晨万籁俱寂的时候,诗人来到孤亭上,静听泉水的声音。
(2)
“策杖登孤亭”,写诗人登山所见:诗人拄着手杖登上了一座孤独的山亭。
(3)
三四句“泉声岩际来,耳畔响泠泠”写诗人听到的泉水声,泉水声音清脆,仿佛从岩石间流来。
(4)
五六句“松风乱猿鸟,潭雾澄幽灵”写诗人听到的山中动物声,风吹动松林里的猿猴与小鸟,水雾弥漫,映出水中幽灵的影子。
(5)
七八句“悠悠变今古,淡淡历晦冥”,写诗人听到的山中自然之声,时间悠悠地变换着古今,自然之音淡漠地穿越了黑暗。
(6)
结尾两句“真机了可悟,起视数峰青”是诗人所感:领悟到了大自然的真谛,环顾四望,只见山峰苍翠欲滴,显得格外青翠。
【答案】
这首诗描写诗人清晨独自登高远眺,聆听万籁俱寂时传来的泉水声,感受到山林幽深之中的生机与活力,并由此联想到自然之音与历史之变的关系。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居图,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