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鼓津沽急,烟尘京辇频。
传闻围客馆,无故戳行人。
召怒西邻责,兴兵万国屯。
惊闻烧炮垒,烽火上星辰。

诗句释义

1 战鼓津沽急,烟尘京辇频:描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和频繁的战事。”战鼓”象征着紧张和激烈的战斗,而”津沽”可能指的是天津或河北一带,因为这里靠近京城,是兵事发生地。”烟尘”则形容战火连天,到处都是硝烟。”京辇”即指京师,皇宫所在的城市,”频”表示次数频繁。

  1. 传闻围客馆,无故戳行人:这里提到了对客馆(可能是使馆)的攻击,暗示了外交关系的紧张。”戳”是打击的意思,”行人”指的是普通百姓,被误认为是敌人。

  2. 召怒西邻责,兴兵万国屯:表达了西方邻居因战事而对我国发动责难,同时暗示了大规模的军事动员。”西邻”可能是指邻国,如法国。”兴兵万国屯”意味着各国都参与到战争中来。

  3. 惊闻烧炮垒,烽火上星辰:这句话描述了战争的惨烈场面,炮火连天,火光照亮了星空。”烧炮垒”说明有大规模破坏行为,”烽火”则是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信号,这里比喻战争的激烈程度。

    译文与注释

    战鼓震天地,京畿烟尘起

  • 译文:战鼓声震天响,京都附近的战火四起。
  • 注释:战鼓,象征战争的紧张和激烈。震天,形容战鼓声大且震撼。天地,指整个世界范围。京畿,指首都附近地区。烟尘,描述战争造成的烟雾弥漫。

传言围敌馆,无辜者遭殃

  • 译文:传言有围攻敌方使馆的行为,无辜之人遭到伤害。
  • 注释:传言,消息传播,这里指谣言。围敌馆,攻击敌方使馆。遭殃,受到伤害或不幸。无辜者,没有参与战争的人。

激怒西邻责,众国集结兵

  • 译文:激怒了西方邻国,引起责难,各国家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参战。
  • 注释:激怒,使某物感到愤怒。西邻,西方邻国,可能包括德国、法国等国家。责难,指责或责备。众国,多个国家或地区。集结,集合起来准备行动。

闻讯炮台燃,烽火映星空

  • 译文:听闻敌军炮台起火,火光映照夜空如同星星。
  • 注释:闻讯,听到消息。炮台燃,指敌军火炮或要塞起火。烽火,古代用于传递信息的一种信号,这里用来形容战事的紧急和危险。星光,形容火光在天空中闪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事件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国家的危机。诗中多次提到“烽火”,这不仅是对战场情况的真实写照,也隐喻了当时社会和政治的紧张局势。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