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遥看古岳前,疏林黯黯下寒烟。
日衔双塔倾西向,雪拥群峰拱北悬。
地发玉膏开汉土,天垂赤简纪尧年。
名山阅尽兴亡事,铁马金戈落照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古岳无闾山的景象和历史。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驱马遥看古岳前,疏林黯黯下寒烟。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骑马远望无闾山的场景,远处的山峦在疏林的笼罩下显得黯淡而神秘。”驱马遥看”指的是诗人骑马来到无闾山脚下,”古岳前”指的是古代的山岳。”疏林黯黯”描绘了树林稀疏,阳光透不过去的样子,”下寒烟”则形容山脚下升起的寒气和雾气。日衔双塔倾西向,雪拥群峰拱北悬。
这句诗描绘了太阳落下时的情景,太阳的光线被两座塔楼挡住,只能看到它们倾斜向西,”雪拥群峰”形容雪花覆盖着群山,使得山峰显得更加雄伟壮丽。”拱北悬”指的是山峰的形状像拱卫北方一样,给人一种雄伟的感觉。地发玉膏开汉土,天垂赤简纪尧年。
这句诗通过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地发玉膏”是指地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开汉土”指的是这些资源被发掘出来为汉朝所用。”天垂赤简”则是说天上降下了红色的指示物,用来记录尧年的丰年。这里用”天垂赤简”来象征历史事件的重要性和神圣性。名山阅尽兴亡事,铁马金戈落照边。
这句诗总结了诗人对无闾山的感受,他走过无数的名山,见证了无数的兴亡故事,最后在夕阳下的边塞看到了战士骑着铁马、手持金戈的场景。这里的”名山阅尽兴亡事”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铁马金戈落照边”则是对战士们英勇奋战的形象描绘。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无闾山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尊重。诗人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深度。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