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曲馀风古意存,绿畴黄犊小柴门。
草愁春去消烟黛,风绕天空散日痕。
堤接麦阴垂浅水,云笼树色暗孤村。
山农箕踞深林里,笑看行人别故园。

【注释】

句容道中:在句容的路上,即从句容出发到某地的途中。

句曲:指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北。

馀风古意存:留有古代遗留下来的风气。

绿畴黄犊:青绿的原野,黄白色的小牛。

柴门:用木头、竹子、泥土等搭成的简陋门。

消烟黛:烟雾笼罩着如黛色的山色。

日痕:夕阳的余辉。

堤:堤坝,水边的土埂子。

云笼树色暗孤村:云雾笼罩着树木的颜色,使得孤独的村庄变得阴暗。

箕踞:两膝盘坐而坐,形如箕。

深林里:在森林深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的小诗。诗人在句容道上行走,看到沿途的自然景色,便写下了这首诗。首二句写景,三、四句写情,五、六句写景,七八句再写情。全诗以自然景物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两句“句曲馀风古意存,绿畴黄犊小柴门”,写的是沿途的自然景象。句曲,指句曲山,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北。这里,诗人以“馀风”二字写出了句曲山的灵气。“绿畴黄犊小柴门”,写的是田野和村落的景象。诗人看到了一片片绿油油的原野,看到了一群群黄白色的小牛悠闲地吃着草。“小柴门”一词让人想起杜甫《客至》中的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里的小柴门也是指杜甫的家,可见诗人此时是在杜甫的家附近行走。

第三、四句“草愁春去消烟黛,风绕天空散日痕”,写的是春天过去的情景。“草愁”,是因为春风已经吹过了;“消烟黛”,是因为草木被风摇得无影无踪;“日痕”,是因为阳光已经被风吹得无影无踪。这些词语,都是写春天过去后的景色。

第五、六句“堤接麦阴垂浅水,云笼树色暗孤村”,写的是傍晚时分的景色。“堤接麦阴”指的是田埂上的麦田,因为夕阳照射,所以显得暗淡;“云笼树色”指的是树林,因为云雾缭绕,所以显得阴沉。这两句诗,既写出了傍晚时分的景色,又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

第七、八句“山农箕踞深林里,笑看行人别故园”,写的是山间的农民在树林里坐着,看着过往的行人离开自己的家乡。这里的山农,就是杜甫《新安吏》中的“童稚捉鱼虾”,以及《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的山中居民。他们坐在山林之中,看着过往的行人离去,脸上露出了微笑,仿佛是在祝福他们能够平安归来。这些词语,都表达了山中居民对于过往行人的关爱和祝福。

诗人通过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思乡之情。他看到了春天已经过去了,感受到了时光流转的无情;他看到了夕阳已经消失在天际,感受到了黄昏时刻的宁静;他看到了麦田和树林的变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他看到了过往行人离去的背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然而,无论生活多么艰辛,诗人都坚信自己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