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胜情处若无情,姿态虽妍骨不轻。
每向灯前吟好句,屡从弦外听新声。
浮沉薄宦卿怜我,摆脱红尘我望卿。
北地苦无风月好,闷来惟取浊醪倾。

乙卯,是天宝三载(744年),四月。巧卿词史:即《赠巧卿》。

“不胜情”,意指感情深沉,又似无情;“若无情”,意指情感深厚,又似无情感。

“姿态”,意指仪态;“虽妍”,意指虽然美丽;“骨不轻”,意即骨相不轻浮。

“吟好句”,意指吟咏美好诗句;“弦外听新声”,意指在琴弦之外倾听美妙的乐声。

“浮沉薄宦”,意即漂泊无定的官职;“卿怜我”,意指你可怜我;“摆脱红尘”,意指超脱世俗的纷扰;“望卿”,意指期望你能看见我。

“北地”,意指北方之地;“苦无风月好”,意即苦于没有美好的风景;“闷来惟取浊醪倾”,意即郁闷时只是借酒消愁。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巧卿深深的思念之情。诗人在与巧卿离别之时,心中充满了不舍和伤感。他深情地写道:“不胜情处若无情,姿态虽妍骨不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无法抑制的感情,又有难以割舍的依恋,这种复杂的情感使他显得既深情而又无奈。

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每向灯前吟好句,屡从弦外听新声。”诗人回忆着他们在一起时的情景,每当灯光下,两人都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相互吟诵着美好的诗句,享受着音乐带来的愉悦。这些美好的回忆成为了诗人心中永恒的珍藏。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也深感自己身陷官场的困境之中。因此,他发出了感慨:“北地苦无风月好,闷来惟取浊醪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痛苦感受以及对自己身处异地、远离亲友的无奈。在这种困境中,他只能借酒浇愁,以此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巧卿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在官场中的孤独与痛苦。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复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