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握青丝未着霜,沧浪风色近山塘。
江南乌鹊还成渡,天上牵年又服箱。
曾是还归怜帝子,不堪愁思寄吴王。
明星挂曙无人见,凉晕萧条碎石坊。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秋柳四章次渔洋山人韵四首”,然后分析全诗,最后进行赏析。答题时要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一般要回答出诗句的意思、运用的手法、表达的情感等。

第一首,“一握青丝未着霜”的意思是:手捧一把未沾霜露的青丝。这两句是写景,写出了秋风萧瑟的景象,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第二首,“江南乌鹊还成渡”的意思是:江南的水鸟已经结成了群,飞回了渡口。这两句也是写景,写出了诗人所见的景物,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第三首,“天上牵年又服箱”的意思是:天上的织女又在织布做箱子了。这里用天上的织女比作天上的皇帝,暗喻自己。这两句也是写景,写出了诗人所见的景物,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第四首,“明星挂曙无人见”的意思是:清晨的明星高挂在天空之上,却没有人能够看见。这是诗人在说自己,暗喻自己不被赏识。这几句是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第五首,“凉晕萧条碎石坊”的意思是:石头的凉气笼罩着荒凉的石坊。这是诗人在以景结情,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

【答案】

【译文】

一握青丝未着霜,沧浪风色近山塘。

江南乌鹊还成渡,天上牵年又服箱。

曾是还归怜帝子,不堪愁思寄吴王。

明星挂曙无人见,凉晕萧条碎石坊。

(注:星宿名;服:穿;吴王:指春秋时越国国王勾践)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晚年所作,诗中多处使用典故,借古喻今,抒发自己的感慨。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诗中写景,处处有感。开头两句,“一握青丝未着霜,沧浪风色近山塘。”诗人以“青丝”自比,表明自己的年轻有为。而当秋风袭来,青丝尚未沾霜,就已感到寒意逼人了,由此可知,诗人是在秋天来到京城不久。“沧浪风色近山塘”是说秋风的气势逼近山塘,可见秋风之急。

三、四两句“江南乌鹊还成渡,天上牵年又服箱。”“江南乌鹊”即“江乌”。“还成渡”是说乌鹊渡过了长江,到江南去了。“天上牵年”是说织女还在天上去织云锦。“又服箱”就是“又缝箱”。这句诗表面看似写景,实则蕴含深意。“乌鹊渡江”暗喻诗人离开京城,去南方避乱。“天上牵年”则暗喻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心中充满了忧愁。

五、六句“曾是还归怜帝子,不堪愁思寄吴王。”“曾”字在这里是虚词,表示曾经有过,但现在已经没有。“帝子”指帝王之子,这里代指诗人。“怜”是怜悯,同情的意思。“吴王”指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诗人曾在吴地生活过一段时间,所以这里用吴王来比喻诗人自己。“不堪愁思寄吴王”,意思是说诗人不能把满腹忧愁寄托给吴王(即吴王夫差),因为吴王并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

第七、八两句“明星挂曙无人见,凉晕萧条碎石坊。”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前一句是实景,后一句是虚景,都是写景。“明星挂曙”是说清晨的明星高挂在天空之上。“无”字在这里是虚词,意思是说清晨的明星虽然很高,但是没有人能够看见。“凉晕”是说凉爽的气息笼罩着荒凉的石坊。“萧疏”是凄凉冷落的意思。“碎石坊”是指石头做的牌坊。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写景,实际上蕴含着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遭遇的感慨。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中多处使用典故,用典含蓄,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