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局何堪复忖量,枉将天保颂如冈。
宫庭罗彦六州铁,身世湘累九曲肠。
忍见丰碑夸受禅,况当神器属非王。
景阳抱有兴亡恨,独对高陵痛北邙。
奉和张痴山先生六十述怀四首
大局何堪复忖量,枉将天保颂如冈。
宫庭罗彦六州铁,身世湘累九曲肠。
忍见丰碑夸受禅,况当神器属非王。
景阳抱有兴亡恨,独对高陵痛北邙。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曹家达所作,旨在表达对张痴山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事变迁的感慨。全诗共四章,每章都以不同的主题展开,深刻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时代背景。以下是对各句的逐句解析:
- 大局何堪复忖量,枉将天保颂如冈。
- 大局何堪复忖量: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巨大担忧,认为当前的局势已经无法预料和控制。”大局”在这里指的是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命运,而”复忖量”则表明作者反复思考、深思熟虑的态度。
- 枉将天保颂如冈:这里用“枉”字表示对当前政治局势的不满和失望,认为那些赞美和歌颂的人都是徒劳无功。”天保”通常指美好的未来,”颂如冈”则暗示这些赞美如同高山上的颂词,难以被世人所接受和理解。
- 宫庭罗彦六州铁,身世湘累九曲肠。
- 宫庭罗彦六州铁:这里的“宫庭”指的是朝廷或官府,“罗彦”可能是指某种官员或权力的象征。”六州铁”暗喻着国家的强盛和繁荣,同时也隐含了国家内部存在的矛盾和冲突。
- 身世湘累九曲肠:”湘累”在这里可能是借用了屈原的典故,屈原曾因忧国忧民而被贬为湘水之神,这里的“身世湘累”则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境遇,他觉得自己如同湘水之灵,受到命运的折磨,内心充满了忧愁和痛苦。”九曲肠”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曲折和复杂,如同九条弯曲的长河,象征着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经历。
- 忍见丰碑夸受禅,况当神器属非王。
- 忍见丰碑夸受禅:这里的“丰碑”指的是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巨大功绩和影响,“夸受禅”则是形容这些人或事受到了过多的赞誉和崇拜。”忍见”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和无奈。
- 况当神器属非王:这里的“神器”指的是国家政权或统治权,“属非王”则明确指出政权不属于真正的王(皇帝),而是被其他力量所掌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现实的担忧和不满,认为国家的真正主宰者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治理。
- 景阳抱有兴亡恨,独对高陵痛北邙。
- 景阳抱有兴亡恨:这里的“景阳”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个特定时期或事件,“抱有兴亡恨”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时期的深深怀念和感慨。”独对高陵痛北邙”进一步描绘了这种情感的具体表现,诗人独自面对北方的高陵(坟墓)时,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痛苦。这里的“北邙”是指位于黄河以北的邙山,是古代帝王和贵族的墓地所在地,也常用来象征死亡和永恒的终结。
《奉和张痴山先生六十述怀四首》是一篇充满感慨和反思的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设想,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批判和对理想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敏感性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