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俄垣上蒿,濯濯园中林。
人心岂草木,岁寒改此心。
弃捐勿可知,短歌托哀吟。
世故复何益,日暮怀知音。
【注释】
俄俄:形容时间极短。垣上蒿(hāo):院墙边的蒿草。濯濯:水清的样子。园中林:园中的树木。人心岂草木:人的心岂能像草木那样无知无觉?岁寒:指寒冬时节。改:改变。弃捐:抛弃,丢弃。勿:通“弗”,不要。短歌:短小的诗歌。哀吟:悲叹。世故:世情,世俗人情。复:又。何益:有什么帮助。日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怀知音:怀念有知心朋友。
【赏析】
这是一首拟古诗。作者通过描写自己与朋友的交往,表现了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充分体现了古诗的特色。
第一首写诗人在篱笆边上看到院墙外的蒿草在风中摇曳,而院中的树木却长得郁郁葱葱,这使诗人想到人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复杂啊!人的内心怎么能像草木那样无知无觉呢?这里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纯洁高尚品质的赞美。接着写岁月无情,严寒来临,人们往往改变了初衷,但诗人坚信他的朋友是不会变心的。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之语,表达了他对朋友真挚深厚的友情。
第二首写诗人听到朋友的《短歌》而感到悲伤。朋友虽然已经离去,但他所留下的诗歌却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这首诗表现了朋友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影响和对自己的关怀。
第三首写诗人在黄昏时分怀念朋友的诗句。这里的“日暮”是夕阳的意思,“怀知音”是怀念志同道合的朋友。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