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氛未尽夷氛来,翠华西幸重城开。人言日远长安近,黑风吹倒黄金台。
孽夷两窜金台下,城狐凭城社鼠社。天昏地坼庙鬼哭,幽燕已碎长平瓦。
何人淅米炊剑头,南邦大帅甘事雠。保全群慝敦密约,败常不顾江神羞。
夜猎将军负奇节,睚眦北望燕云裂。满腔热血百沸煎,江海东流助呜咽。
南来乞借勤王师,吞雠未卜神先驰。男儿当为国难死,坐视安用孤臣为。
岂料南军夙羸瘵,敌锋未试神先败。晨星夏暑不告惄,惜哉枉为南人卖。
噫吁嘻,生不恋列屋粉黛千黄金,愿得刚气摧群阴。
南山木石用不得,秋风大海悲冤禽。臣功未就罪当先,皇天后土鉴此心。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东阳,他是一位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曾任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他的诗作以典雅、严谨著称,尤其擅长于写景抒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担忧。
这首诗是《挽李忠节公秉衡》中的一首,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释:
- 孽氛未尽夷氛来,翠华西幸重城开。
- “孽氛未尽”:指的是明朝尚未彻底清除的内忧。
- “夷氛来”:指的是外患的到来。
- “翠华西幸”:指的是明朝皇帝被迫离开京城,到西北地区避难。
- “重城开”:表示京城被敌人攻破。
- 人言日远长安近,黑风吹倒黄金台。
- “人言日远”:表示朝廷内外的谣言不断传播。
- “长安近”:表示京城虽然暂时安全,但实际上仍然受到威胁。
- “黄金台”:象征着富贵和荣耀的地方,在这里被黑风摧毁,象征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受到了损害。
- 孽夷两窜金台下,城狐凭城社鼠社。
- “孽夷两窜”:指的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与清朝军队之间的争斗。
- “金台下”:指北京附近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清朝军队占领了北京附近的地方。
- “城狐凭城”:形容那些依靠城墙而生存的人,这里指的是那些投降清朝的士兵。
- “社鼠社”:指的是那些在土地庙里祭祀祈求保佑的人们,这里比喻那些投降清朝的人。
- 天昏地坼庙鬼哭,幽燕已碎长平瓦。
- “天昏地坼”:形容天地之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指的是战争带来的破坏。
- “庙鬼哭”:指的是那些因战争而死去的人的灵魂哭泣,这里比喻那些战死的士兵。
- “幽燕已碎长平瓦”:指的是北京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就像长平之战后赵国的都城一样。
- 何人淅米炊剑头,南邦大帅甘事雠。
- “淅米炊剑头”:形容生活困苦,连煮饭都要用剑来刮米皮。
- “南邦大帅”:指的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将领,他曾经领导过农民起义军。
- “事雠”:指背叛朋友或国家,这里的“仇”可以理解为敌人,也可以理解为对明朝的仇恨。
- 保全群慝敦密约,败常不顾江神羞。
- “保全群慝”:指的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地保住权力。
- “敦密约”:指的是与敌人签订秘密协议,这里的“密约”可以理解为暗中勾结。
- “败常不顾江神羞”:意思是说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惜违背道德准则,甚至不顾及神明的羞耻感。
- 夜猎将军负奇节,睚眦北望燕云裂。
- “夜猎将军”:指的是一位勇猛的将军,他在夜晚打猎时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
- “负奇节”:指他有特殊的才能和品质。
- “睚眦北望燕云裂”:形容将军在北方看到的景象,这里的“燕云”可以理解为燕山和云朵,也可以理解为明朝和清朝之间的边界地带。
- 满腔热血百沸煎,江海东流助呜咽。
- “满腔热血”:形容内心充满激情和热血。
- “百沸煎”:形容心中的痛苦和煎熬无法平息。
- “江海东流助呜咽”:形容江河的流向和声音,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与担忧。它揭示了明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