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正气扶人纲,振载河岳成元黄。
金流火燥不能铄,谁欤见者文天祥。
皇路清夷四隩奠,笔抵日月森光芒。
不幸生为国难死,泰山北斗相低昂。
文忠养此称浩然,大伦系命身家忘。
辟邪距诐法邹峄,攘夷秉笔师春王。
庚子秋边大入寇,宫车暮出殊仓皇。
守官无人念奔问,中兴遗老今颓唐。
手无寸铁志不辱,遂以一死羞封疆。
磅礴丹青照万古,根据道义光旗常。
忝颜乃有长乐老,杀士媚敌真无良。
我欲酬君君弗辞,幡然被发下帝旁。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南宋灭亡后,对世叔文忠公崇绮的挽词。全诗通过对世叔文忠公一生事迹的追忆和对其英勇事迹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世叔文忠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忧虑。
首句“天地正气扶人纲,振载河岳成元黄。”描绘了天地间正气如山,支撑着国家的纲常秩序,使得黄河之畔成为元朝的黄土高原。这里用“振载”表示支持、保护之意,表达了文天祥对于国家稳定和繁荣的期盼。
第二句“金流火燥不能铄,谁欤见者文天祥。”意味着金国的侵略如同烈火,但无法烧毁中华民族的骨气和精神,而能够见证这一切的人正是文天祥。这句话表达了文天祥对国家危难时刻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担当。
第三句“皇路清夷四隩奠,笔抵日月森光芒。”描绘了国家和平安定的景象,四郊无贼寇,国泰民安。而文天祥则以他的文笔为国增光,如同日月般照耀人间。
第四句“不幸生为国难死,泰山北斗相低昂。”表达了文天祥虽然生于乱世,但最终却为了国家的安危而死。他如同北斗七星一样,为国家的安宁而鞠躬尽瘁。
第五到八句是对文忠公生前事迹的赞颂:文忠养此称浩然,大伦系命身家忘;辟邪距诐法邹峄,攘夷秉笔师春王;庚子秋边大入寇,宫车暮出殊仓皇;守官无人念奔问,中兴遗老今颓唐;手无寸铁志不辱,遂以一死羞封疆;磅礴丹青照万古,根据道义光旗常。
第九到十一句则是对文忠公逝世后的追忆和悼念:忝颜乃有长乐老,杀士媚敌真无良;我欲酬君君弗辞,幡然被发下帝旁。表达了文天祥对文忠公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忠诚的赞誉。
这首诗通过对世叔文忠公一生事迹的回顾和赞扬,展现了其英勇无畏、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