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晨鸡腷膊声,谯楼寒鼓催残更。披衣起坐天欲明,欲明不明鼠啾唧,残灯光堕四壁昏。

【注释】汝南:今河南省上蔡县,古县名。腷膊(zhōu):形容鸡鸣声。谯楼:古代城楼上建有鼓,晚上敲击,以报时。鼠啾唧:老鼠在夜里叫唤。鼠,名词做动词用;啾、唧,拟声词。堕:掉下。

【赏析】这是两首五言绝句,写一个秋夜的怨情。第一首前两句写鸡啼报晓,催人起床,后两句写天亮之前的情景:披衣坐起,天将大亮,但残灯忽灭,四壁昏暗,又觉得天色不明。第二首前两句写听到鸡啼,就起床披衣坐起,想看清天色,但天尚未大亮,又听到老鼠叫声,于是又躺下。

这首诗写秋夜之怨情。诗中写了两个情景:一是鸡鸣,一是鼠叫。前者是“晨鸡”,后者是“鼠”。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基调,其余四句都是在写这两句话所描绘的情景。

“汝南”句点明时间地点。汝南,即上文提到的古县名,位于今天的河南上蔡一带。诗人可能因思乡之情而作此诗。清晨时分,鸡鸣声声。“腷膊”(zhōu)声,形容鸡声响亮。“谯楼”是古代城楼上的鼓楼。谯楼里的人一敲晨钟,便要人们起床劳作。“寒鼓”指谯楼中的鼓,因为鼓在冬天敲击,所以叫寒鼓。

“披衣起坐天欲明”的意思是:披着衣服从床上起来坐着,看着天色将亮未亮之时。这里的“起坐”是说起床穿衣的动作,“欲明”指天亮了一点,但还不是很亮。“鼠啾唧”,指老鼠的叫声。这句的意思是说,在鸡鸣和谯楼鼓声的双重作用下,诗人起床穿衣准备出门。然而,当诗人看到天色将亮未亮之时,却突然听到了老鼠的叫声。“残灯光堕四壁昏”,意思是说,残破的灯光落在墙壁上,整个房间变得昏暗。

“披衣起坐天欲明”一句表现了诗人早起的心情。然而,当他准备出门时,却听到了老鼠的叫声。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使诗人感到困惑和不安,甚至有些失望。这种情绪也贯穿了诗歌的后半部分。

“欲明不明鼠啾唧”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无奈感。他明明知道老鼠在夜晚会发出叫声,但偏偏在这个时候又听到了它的声音。这种声音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他的宁静,也让他的心情变得更加沉重。这种心情也贯穿了诗歌的后半部分。

“残灯光堕四壁昏”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夜晚的感受。他原本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但实际上却发现自己置身于黑暗之中。这种感受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助之中。

这首诗通过描写深夜的鸡鸣、鼓声和鼠叫等情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这种焦虑和无奈不仅来自外界的环境因素,更源于内心的情感体验。因此,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散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