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神未诞十日雨,白日春寒闲羯鼓。
忽然山翠逐人飞,江路杨丝尽媚妩。
杨丝作絮扬路尘,女儿钗朵光照人。
光照人,景将夕,美人温酒劝上客。
【注释】:
花神未诞十日雨:花神指春天里百花的主宰,未诞即没有诞生。
白日春寒闲羯鼓:白天的春天,天气寒冷,只有羯鼓的声音来陪伴。
忽然山翠随人飞,江路杨丝尽媚妩:忽然山野里的翠色好像跟着人一样飞来,江路上的杨柳丝好像全变得妩媚起来。
杨丝作絮扬路尘,女儿钗朵光照人:杨丝变成了柳絮飘扬于路,女子头上的钗朵也映照出光彩照耀着人。
光照人,景将夕,美人温酒劝上客:阳光照耀着,天边将要落下去了,美丽的女子用温酒款待贵客。
赏析:
《花朝词·其二》是北宋文学家晏几道的词。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活动;下片则写春景中的游宴、歌舞。全词以春景为背景,描写了春天的美景及人们对它的赏玩之情。
“花神未诞十日雨”,首句即点明节令:“花朝”。这两句诗是说:在花神尚未诞生的第十天,就下起了春雨。“未诞”二字,说明春雨来得意外。春雨虽小,但绵绵不断。接着“白日春寒闲羯鼓”二句,写人们在春天中度过一天的情形。春日里天气虽暖和,但人们还是感到有丝丝春寒。于是便有人敲起了羯鼓,以消遣时光。
“忽然”二句,又转换了角度。春天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使人忘却了一切烦恼和忧愁,所以“忽然”之间,山野里的青翠之色便似乎跟着人一样飞来了,而江路上的杨柳丝也全都显得妩媚起来。作者抓住春天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杨丝作絮扬路尘,女儿钗朵光照人。”二句,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柳树上挂满了嫩绿的柳叶,随风飘舞下来,好像是天上的雪花一般。姑娘们头上戴着金钗,身上穿着华丽的服装,她们的光辉照耀着行人。这里,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杨树的柳絮与雪花相比,将姑娘们的光耀与太阳相比,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画面。
最后二句,写人们在这美好的春光中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日照”二句,写人们在阳光下饮酒赏花的情景。“日照”二句,写人们在阳光下饮酒赏花的情景。“日照”、“景将夕”,“美人”、“温酒”、“劝客”,都是写人们在这美好春光中尽情地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此词以“花朝”为题,从春天的景物和人事两方面加以描写。上阕侧重写自然景象,突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下阕侧重写人事,突出春天中人们的欢乐和愉快的心情。全词语言清新明快、形象优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