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氏引夏书,多属大禹谟。
论人当属夏,论书当为虞。
征南失考核,遽谓夏书无。
漫以佚书名,藉口资陋儒。
襞积左氏文,此议毋乃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内容为左氏(即《左传》)引述的夏书多属于大禹谟的言论,他认为论人应当引用夏朝的言论,论书则应当引用虞朝的言论。他批评征南(即陈子昂)在考证时,没有认真审查,就轻易否定了夏书的存在,还用逸史来搪塞,指责那些以简陋儒者自居的人。最后一句表示对这种无根据的议论的不满,认为这种做法是荒谬的。
注释:
- 斋中读书十二首: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斋室中阅读书籍并写下的十二首诗。
- 左氏:指《左传》。
- 夏书:指大禹谟的言论。
- 大禹谟:指夏朝的治理国家的言论。
- 虞:指虞朝。
- 征南:指陈子昂,当时他是朝廷官员,因直言进谏而得罪。
- 佚史:指逸史,古代的史书中有记载一些荒诞不经的故事和人物。
- 襞积:堆积。
- 诬:虚假、不真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历史上某些观点和说法的质疑和批判。他主张在评论历史人物和政治事件时要尊重事实,不能盲目相信没有证据支持的言论。同时,他也指出了陈子昂在考证时存在的问题,认为他在对待历史问题时应更加严谨。此外,他还批评了一些不负责任地引用逸史来搪塞的人,认为这种行为是不诚实的。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白居易对于历史的严谨态度和实事求是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