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赜伪古文,在传不在书。
岂其孔传伪,古训亦子虚。
汉家贵师承,陋习久不除。
伏生口授外,轻慢孔壁储。
发原在宣圣,逐未忘厥初。
【注释】
斋中读书十二首
梅赜伪古文,在传不在书。
梅赜所伪造的古文经,是作为经典而流传下来的,而不是真正的古文经。
岂其孔传伪,古训亦子虚。
难道孔子传授的经典也是伪造的吗?古代的经典教导也是假的吗?
汉家贵师承,陋习久不除。
汉代崇尚尊祖重师的传统,但陋习长久以来一直没有除去。
伏生口授外,轻慢孔壁储。
伏生口授的古文,被一些人轻视并随意改动,对孔壁的藏本也不够尊重。
发原在宣圣,逐未忘厥初。
这些陋习的源头在于孔子的教诲,但人们却忘记了最初的初衷。
【赏析】
《斋中读书十二首》是元代文学家揭傒斯的作品。这是一组七言绝句组诗。揭傒斯(1290-1345),字曼硕,江西永丰人。元朝著名诗人、书法家、画家和礼部尚书,世称“揭文安”。揭傒斯与杨载、柳贯、黄溍并称为“元末四大家”,与柳贯、黄晋、虞集、张可久、孟起并称为“元末五大家”。他的诗作多写自然景物,尤擅长写景,有“揭体”之称。此诗就是作者在斋中读书时写的。
全诗共12首,每首都是7字,每首都用一个典故,而且都以“发”来领起,“伏生口授外”一句中的“伏生”指的是汉代大学者伏生。这两句的意思是:梅赜伪造的古文经,是作为经典而流传下来的,而不是真正的古文经。难道孔子传授的经典也是伪造的吗?古代的经典教导也是假的吗?
这两句是说,虽然梅赜伪造了古文经,但这并非意味着古代经典就一定是假造的。这中间有一个误会,即认为只有梅赜伪造的那些古文才是假造的。其实,古人所说的“古文”并不单指梅赜伪造的那种古文经,而是指那些经过长期流传、被认为是最古老最可靠的经典著作。比如,《尚书》、《周易》等,都是古代学者经过长期的研究和验证得出的结论。因此,古代的经典并不一定都是假造的。
“汉家贵师承,陋习久不除。”意思是说,在汉代,人们对尊师重教的传统非常重视,但是长期以来,这种陋习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清除。这里指出了汉代尊师重教传统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陋习难以消除的原因。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作者的思想观点。他认为,虽然梅赜伪造了古文经,但这并不能说明古代经典就一定是假造的。相反,我们应该重视古代经典的学术价值,并努力去除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陋习。
“伏生口授外,轻慢孔壁储。”意思是说,虽然伏生只是口授了一些文字,但却受到了一些人的轻视和随意改动。这里的“孔壁储”指的是孔府藏本。这句话强调了保护和尊重古籍的重要性,以及对待古籍应有的态度。
“发原在宣圣,逐未忘厥初。”意思是说,这些陋习的源头在于孔子的教诲,但人们却忘记了最初的初衷。这里指出了儒家思想的核心地位,也提醒人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最后两句是整组诗的总结性语句,也是对整个主题的升华。它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都应该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始终保持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