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宿迁延始至家,一人相见一咨嗟。
谁知大阮飘零苦,得庆生还病转加。
注释:信中说,宿迁人张延始来到我家,见到我之后都感叹不已。
谁知大阮(苏轼)飘零辛苦,得庆生还病情加重。
赏析:这首五言古诗,是苏辙写给好友张延始的。信中说,“宿迁人张延始来见余”,见到自己后,都“叹嗟不置”。这是对好友来访时的情景描写。接下来,诗人写到了好友远行,“谁知大阮飘零苦”,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得庆生还病转加”,表达了对好友归来的喜悦以及对他生病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
信宿迁延始至家,一人相见一咨嗟。
谁知大阮飘零苦,得庆生还病转加。
注释:信中说,宿迁人张延始来到我家,见到我之后都感叹不已。
谁知大阮(苏轼)飘零辛苦,得庆生还病情加重。
赏析:这首五言古诗,是苏辙写给好友张延始的。信中说,“宿迁人张延始来见余”,见到自己后,都“叹嗟不置”。这是对好友来访时的情景描写。接下来,诗人写到了好友远行,“谁知大阮飘零苦”,表达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得庆生还病转加”,表达了对好友归来的喜悦以及对他生病的担忧。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
原韵再寄 其二 无聊长夜独衔杯,绛蜡烧残隔岁灰。 似我平生多任运,怕他长吏要衡才。 闲搜胜迹来梁苑,笑索诗逋上债台。 薄宦三年尘俗甚,茅蹊何幸得君开。 赏析: 原韵再寄 其二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洵佳的作品,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官场生活的孤独与无奈。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蕴含深意,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
译文: 雪覆盖了邮程的去路,江南有位客人停下了征车。 天涯的旅思如同箭一般急迫,梁苑的春光已经先到家了。 梅花和柳树应该增加新的景色,风尘已更换旧年的年华。 东皇终会有温暖的阳光照耀,趁着晴好回家欣赏花开花落。 注释: - 西华:地名,这里指代诗人居住的地方。 - 东甫:诗人的朋友,与诗人一同参加科举考试。 - 锦泉太守:可能是指诗人曾经担任过的官职或封号。 - 菊人太史
【注释】 1. 冉子: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仲弓(字冉有)的字。冉子墓:指仲弓之墓。 2. 弟子三千:指门下的弟子众多,此处借指孔子门下弟子众多。 3. 斯人斯疾:这个人疾速去世。斯:这个;疾:迅速,快。 4. 颜氏:指孔子的弟子颜渊。 5. 仲弓:孔子的门生仲弓的名字,这里代指仲弓。 6. 南牖:南方窗子。牖:窗户。蒸沴气:蒸腾着凶恶的气。沴气:不祥之气。 7. 东山:东面的山
【诗句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唐朝宰相狄仁杰的颂扬。诗中描绘了狄梁公墓的历史背景,以及其对于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性。 1. 过狄梁公墓:这是全诗的主题,描述了诗人经过狄仁杰的墓地。 2. 宰相南衙姓氏崇,千秋遗墓洛阳东:这里提到了狄仁杰在南衙的官职以及他的墓地位于洛阳东面。"宰相南衙"指的是唐朝时宰相们办公的地方,"姓"字在这里可能是指他的家族。 3. 揭明姑侄扶唐祚,檄到文章殛鬼雄
【注释】 生梯:指生命。杨柳绕堤:柳条在堤上缠绕。新:刚刚长出来的。谁料:岂料。 迎春即送春:春天来临,也就意味着春天的结束。送春:送走春天。 颠倒:指神人之间。鬼神:指天地万物之间的自然规律。弄我:指天地万物之间的自然规律玩弄着我。斡旋:指天地万物之间的自然规律在人间进行着各种活动。造化:指天地万物之间的自然规律。竟无人:指天地万物之间的自然规律没有参与。 三生:前世、今世和来世。梦:指人生
原韵再寄 其一 一般身世感萍蓬,旅邸联吟到岁终。 名士大都成画饼,才人原不薄雕虫。 仍无禖祝能占梦,尽有医经莫疗穷。 多谢高情劳赠答,故人两地一灯红。 注释: 1. 一般身世感萍蓬:感叹自己像飘泊不定的浮萍一样,没有固定的归宿和依靠。 2. 旅邸联吟到岁终:在旅途中与同伴们一起吟诵诗歌,直到年底。 3. 名士大都成画饼:许多所谓的名士只是空有其名,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4. 才人原不薄雕虫
【注释】 伤春词十二首其一春雨春风一梦过,瞢腾春梦奈愁何。 外孙子妇黄绢题词少,小妹青溪短命多。 坐使名花归劫海,欲将幽憾愬阎罗。 此生行乐蹉跎甚,憔悴而今两鬓皤。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的词。词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生命短暂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悲哀。 上片写春天的景象。开头两句“春雨春风一梦过,瞢腾春梦奈愁何”,是说春天的雨和风都在梦中过去了
伤春词十二首 其四 不名桃叶不名花,碧玉生成是小家。 轻燕投怀风扑絮,流莺破晓日笼纱。 春回南浦波初绿,梦醒西厢月已斜。 一样心情两行泪,青衫司马泣琵琶。 注释: - “不名”在这里表示无名或没有特定的名字。 - “碧玉”指代女子如碧玉般纯净美好。 - “投怀”形容燕子轻轻落在人的怀中。 - “拂絮”是指风轻轻地吹过,使得飘飞的柳絮仿佛被拂动一般。 - “破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 -
跌宕秦淮酒国春,豪华气概轶群伦。 烟花南部名公子,姓氏东林旧党人。 阁部招贤莲作幕,裙钗知己玉为邻。 楼头我亦题团扇,输与红桃点点新。 注释:秦淮河两岸春天景色美丽,繁华景象中显露出豪迈气派,超越其他事物。烟花般绚烂的南部是有名的公子,他们的姓氏都与东林党的人物相同。阁部官员邀请贤才担任幕僚,而美女们则成了他的知己,共同生活在一起。我在楼上也题下了团扇,输给了那些红润如桃花般的美女
【解析】 本诗为伤春之词,全诗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首句“水调清歌夜未阑,果然人事有悲欢”,写深夜仍有人在弹奏着清歌声,原来人间有悲欢离合之事;第二句“衣衫轻衬新花朵,瓜果香霏旧玉盘”,写衣襟轻拂在花瓣上,瓜果散发出阵阵清香,昔日的玉盘已空,一切都如梦如幻,人生短暂;第三句“平地风波生顷刻,中天月色枉团栾”,写世间的风云变幻,转眼之间,世事沧桑,明月依旧,而人生已逝;第四句”人间佳节年年有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首联写杏花与桃花的更迭,寓示着岁月的匆匆流逝;颔联以“赊”字形容时光之短;颈联写听到家乡战事停止的消息,自己已先回家了,暗寓思乡之情。 历劫吟 杏花开过又桃花,愁里光阴一月赊。 闻道故乡烽火熄,病魂先已闯回家。 注释: 1. 历劫吟:经历劫难后的感怀之作。 2. 杏花开过又桃花:杏树和桃树都是春天开花的树木,这里以杏花和桃花作比。 3. 赊:短。 4. 闻道故乡烽火熄
解析 诗句 - 头蓬足跣泪滂沱:描述了诗人因为疾病而头发稀疏,脚部受伤(可能是由于疾病或外伤导致),泪水不断流淌。 - 虮虱攒身疾病多:形容疾病严重到身上满是虮虱,暗示了病情的严重性和生活的困苦。 - 似此红羊罹浩劫:比喻自己遭遇的不幸与古代传说中的灾难(如"红羊劫")相似,暗示了极大的不幸或苦难。 - 九原父母痛如何:表达了对已故父母的深切思念和悲痛之情。 译文 头上的头发稀疏
【注释】 昆池:指洛阳。劫灰烟:比喻战火纷飞,烟尘滚滚的景象。公私涂炭尽:官府和百姓都陷入水深火热之中。身全:自身安全无恙。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安史之乱中洛阳人民惨遭屠杀的控诉。首句“昆池卷起劫灰烟”,以生动的描写勾勒出当时战争的残酷场面;次句“顷刻漫空不见天”,则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战争的惨烈程度,使读者感到仿佛整个天空都被硝烟弥漫得无法看见;末两句“从此公私涂炭尽
诗句释义 1. "大劫才离大疫临,寒灯彻夜听呻吟": 描述了一种在重大灾难后的寂静与哀伤。"大劫"和"大疫临"指的是历史上或文化中的重大灾难事件。"寒灯"可能指夜晚的灯光昏暗,象征着困难时期的氛围。“听呻吟”则表达了人们在困难时期的哀怨和痛苦。 2. "庭前赖有婆娑树,风雨黄昏又暗侵": "婆娑树"形容树木摇摆的样子,可能是由于风雨的影响。这里的“赖有”表明尽管面临困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主题思想及运用写作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其内容、手法和情感。“历劫吟”是诗题,表明全诗是一首七绝。 第一联:龙蛇入梦鵩哀鸣,劫火烧残大厦倾。龙蛇,指龙蛇阵,古代兵法家布下的一种战术,意即以奇制胜。鵩即猫头鹰,也称为鸱枭,是一种猛禽。这里借猫头鹰的哀鸣表达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灾难的悲愤之情。“劫火”,指战乱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一波未静一波生 - 描述了一个动态变化的场景,意味着在平静之后不久就发生了新的事件。 2. 又听堂前哭泣声 - 这里提到“堂前”可能是指一个家庭或者某个重要的地点,而“哭泣声”则表达了一种悲伤或哀伤的气氛。 3. 托钵天涯归计阻 - “托钵”指的是出家为僧,通常是为了逃避尘世的纷扰;“天涯”常用来指代遥远的地方,也可能暗示旅途的艰辛或未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