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静一波生,又听堂前哭泣声。
托钵天涯归计阻,哀音递到泪如倾。

诗句释义及分析:

  1. 一波未静一波生 - 描述了一个动态变化的场景,意味着在平静之后不久就发生了新的事件。
  2. 又听堂前哭泣声 - 这里提到“堂前”可能是指一个家庭或者某个重要的地点,而“哭泣声”则表达了一种悲伤或哀伤的气氛。
  3. 托钵天涯归计阻 - “托钵”指的是出家为僧,通常是为了逃避尘世的纷扰;“天涯”常用来指代遥远的地方,也可能暗示旅途的艰辛或未知的挑战。这里表达的是出家修行的计划因为某种原因受到了阻碍。
  4. 哀音递到泪如倾 - 这一句描述了由于听到令人心碎的消息或经历,情感达到高潮,泪水无法控制地流下来。这里的“递”可能是指声音的传播,或者是比喻感情的流露;“泪如倾”则形象地描绘了泪水如洪水般汹涌的情形,强调了情感的强烈程度。

译文与关键词注释:

  • 波未定波又生:在平静之后,又发生了新的变故。(波浪尚未平息,新的波浪又出现了。)
  • 堂前哭泣声:听到在家族或重要场所的哭声。(堂前传来了哭泣声。)
  • 托钵天涯归计阻:出家的愿望受阻,因远离家乡(托钵)在外。(出家的念头被阻断了,因为我要远离家乡。)
  • 哀音递到泪如倾:听闻令人心痛的事情,泪水如雨倾泻。(悲痛的声音传到了我这里,我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系列情感丰富的场景和动作,传达了一种深刻的忧郁和无奈之情。诗人以“波未定波又生”开篇,巧妙地利用了自然界中的波浪起伏作为隐喻,象征着生活中不可预测的变化和无常。接着,诗人通过“堂前哭泣声”这一描写,将读者的情感引入了一个充满悲伤气息的场景中。然后,诗人以“托钵天涯归计阻”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表达了对自由、解脱的追求以及现实生活的束缚。最后,“哀音递到泪如倾”这一结尾,不仅强化了诗歌的整体情感氛围,也使得整个作品达到了高潮,深刻地展示了人在面对不幸时所经历的内心挣扎和情感释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情感状态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