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哉燕太子,受辱思报秦。
报秦在治国,治国须贤臣。
胡遣一刺客,强使入强邻。
强邻本虎狼,兵卫殿下陈。
仓猝效曹沫,约契谁肯遵。
即今匕首利,能中秦王身。
君亡嗣子立,缟素令重申。
愤兵六十万,飞过易水滨。
安见秦内乱,而得保燕云。
救亡反速死,报怨转怒人。
人谋舛如此,天道复何云。
荆轲死不惜,可惜樊将军。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通过燕太子丹报秦的故事,表达了对胡人入侵和刺杀秦王的不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首诗的每个句子:
- 燕太子丹报秦
- 燕太子丹:指燕国太子丹,他后来成为刺客荆轲的主公。
- 报:报复,复仇。
- 愚哉燕太子,受辱思报秦。
- 愚哉:愚蠢。
- 报秦在治国,治国须贤臣。
- 报秦:向秦国报仇。
- 胡遣一刺客,强使入强邻。
- 胡:指胡人,即北方的游牧民族。
- 强邻本虎狼,兵卫殿下陈。
- 虎狼:比喻残暴的敌人。
- 仓猝效曹沫,约契谁肯遵。
- 仓猝:紧急,仓促。
- 即今匕首利,能中秦王身。
- 匕首:指匕首这种武器。
- 君亡嗣子立,缟素令重申。
- 嗣子:继承人。
- 愤兵六十万,飞过易水滨。
- 愤兵:愤怒的军队。
- 安见秦内乱,而得保燕云。
- 安见:怎么见得。
- 救亡反速死,报怨转怒人。
- 救亡:拯救国家危难。
- 转怒人:转而激怒他人。
- 人谋舛如此,天道复何云。
- 人谋:人们的谋划。
- 天道复何云:天理又怎样呢?
- 荆轲死不惜,可惜樊将军。
- 荆轲:战国末期的刺客,以刺杀秦王为名。
- 樊将军:指樊於期,他是楚国大臣屈原的门客,也是荆轲的朋友。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燕太子丹报秦的故事进行讽刺和批评,表达了对胡人入侵和刺杀秦王的不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诗中的“燕太子丹”代表了正义的力量,他在面对强敌时选择了以智取胜,而不是以暴制暴。而“胡遣一刺客,强使入强邻”则揭示了胡人入侵给燕国带来的灾难,以及他们对燕国的侵略。诗中的“仓猝效曹沫,约契谁肯遵”则批评了燕太子丹在紧急情况下做出的决定,认为他的行为过于草率,没有考虑到后果。整首诗通过燕太子丹报秦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