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鹊桥边夜渡秋,穿针记共上高楼。
那知万里银河水,泻入南天尽是愁。

注释:

乌鹊桥边夜渡秋,穿针记共上高楼。

那知万里银河水,泻入南天尽是愁。

乌鹊桥:即鹊桥,传说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处。

渡秋:渡过秋天,指七夕之夜。

穿针记:指织女在七夕时用丝线穿过七颗星,作为织布的记号。

高楼:高耸入云的楼台,这里指女子们相聚的地方。

那知:哪里知道?

万里银河水:形容银河之长,如同万里之遥。

泻入南天尽是愁:银河之水流到南方天空,化作无尽的忧愁。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七夕节思恋之苦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远在他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乌鹊桥边夜渡秋”,描绘了七夕之夜的景象。乌鹊桥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而七夕之夜则是他们相会的时刻。诗人通过“夜渡秋”这一细节,营造出了一种浪漫而又忧伤的氛围。

第二句“穿针记共上高楼”,则进一步展现了七夕节的热闹场景。女子们在高楼之上,手持针线,共同绣出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诗人通过这一画面,表达了自己对这个节日的喜爱之情。

第三句“那知万里银河水,泻入南天尽是愁”却突然转折,表达了诗人对于牛郎织女分离的无奈与悲伤。银河之水虽然美丽,但却无法阻挡牛郎织女之间的思念之情。他们的爱情虽然跨越了万里,但最终还是无法团聚,化作了无尽的愁绪。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爱情悲剧的感慨。诗人通过七夕节这一特殊时刻,抒发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