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蛉一叶独归舟,寒浸春衣夜水幽。
我似横江西去鹤,月明如梦过黄州。
【注释】
过黄州:经过或在黄州停留。
蜻蛉(qīng líng):蜻蜓,一种昆虫。
横江:横渡长江。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描写了作者经过黄州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夜景图,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思乡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蜻蛉一叶独归舟,寒浸春衣夜水幽。
我似横江西去鹤,月明如梦过黄州。
【注释】
过黄州:经过或在黄州停留。
蜻蛉(qīng líng):蜻蜓,一种昆虫。
横江:横渡长江。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描写了作者经过黄州时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夜景图,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和思乡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彰德(今河南安阳) 振策游河朔,长杨覆古濠。 回风漳水急,积雪太行高。 邺下才人健,西园逸兴豪。 独怜公宴日,王粲亦青袍。 【注释】 ①振策:指骑马挥鞭。 ②长杨:地名,在今河北永年县西北。《汉书·地理志》:“永平十年,省广平、巨鹿入广平。” ③回风:旋风。 ④漳水:即漳河。 ⑤太行:指太行山,又名恒岳山,在河北省西部,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山。 ⑥邺下:指邺都,即今河北临漳一带。 ⑦王粲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大道风尘远,真能化素衣。 - 诗句解释:在大道上,远离了纷扰的世俗和尘埃,仿佛能够化身为素净的衣裳,展现出一种超脱和纯净。 - 关键词注释:大道,指代宽广的道路或道理;风尘,代表世俗的喧嚣和纷扰;真能化,表示真实地变化或转化;素衣,通常指简朴、朴素的衣服。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纯净境界的愿望,通过“变”与“不变”的对比,突显出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早秋夜雨寄怀毕展叔先生 其一 (甲辰) 寄讯西篱客,江声落枕寒。 鸥情谐世苦,诗律课人难。 旧雨如星散,浮生作梦看。 别来多逸兴,古调向谁弹。 注释: - 寄讯西篱客:向远方的朋友寄去消息 - 江声落枕寒:听到江水声,感到枕头都凉了 - 鸥情谐世苦:海鸥的感情与世俗的苦难不协调 - 诗律课人难:诗歌的规则要求人难以完成 - 旧雨如星散:过去的雨水像星星一样散落开来 - 浮生作梦看
注释: - 幽并: 指中国北部的古郡,这里特指山西。 - 秋气早: 秋天的气息来得早。 - 黄叶满林蝉: 树叶已经变黄,树上的蝉也唱得热闹。 - 何事能千古: 什么事情能够流传千古。 - 无端又一年: 无缘无故,又到了一年。 - 酒随诗共废: 随着喝酒也喝得差不多了,诗也被喝掉了。 - 愁与病为缘: 忧愁和生病是相互纠缠的。 - 楞严读: 楞严经是一种佛教经典。 - 从师问坐禅: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的雨中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早秋夜雨寄怀毕展叔先生 其四 (甲辰)",描绘了一幅秋天夜晚的景象,雨滴打在窗户上,诗人的心情也如这秋雨一般沉重。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回忆与朋友一起在题襟集上吟诗的日子,那时他们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由于阻于太行,他们无法相见,只能通过书信来传达彼此的思念之情。这里的"联吟"指的是两人共同吟诵、创作诗词的情景。
闰三月十五日夜行(甲辰) 客路偏逢闰,流年付别离。 梦回春尽夜,人倦月圆时。 野迥平原阔,天垂匹马迟。 途穷兼仆病,白发竟如丝。 注释: 闰三月十五日夜行(甲辰):这首诗是杜甫在闰三月十五日夜所写,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疲惫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客路偏逢闰,流年付别离:意思是说在旅途中遇到闰年,使得离别之情更加深重。 梦回春尽夜,人倦月圆时:意思是说在梦回的时候,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正确把握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手法技巧等,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即可。本题要求对诗句进行赏析,注意从意象、意境的角度赏析。“鼎沸地炉红”,鼎沸:锅物沸腾的样子;鼎沸:形容声音嘈杂喧闹。地炉:地窖中的火炉。红:指炉中之物燃烧得旺。这里指夜深了,火也灭了。诗人用此来衬托自己的心情,表达一种寂寞、孤独之情。“茶香鼻观通”,茶香:指茶的气味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夜气聚帘额,虚廊若有人。 - 夜气聚:夜晚的空气凝聚在帘幕之上。 - 虚廊若有人:空荡的走廊似乎有人影。 - 注释:描绘了一幅寂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 - 赏析:此句通过视觉和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神秘、幽静的氛围,为下文的情感铺垫。 2. 鸦寒惊见月,鹤病畏逢春。 - 鸦寒惊见月:寒冷的天气使乌鸦惊觉月光。 - 鹤病畏逢春:生病的仙鹤因春天的到来感到害怕。 - 注释
正月十三日过道士洑(丙午)诗句: - 夜水茫茫白, - 孤舟万顷开。 - 乍看明镜合, - 忽涌断鳌来。 - 舵转神鱼出, - 崖崩老鹤哀。 - 绿林间聚啸, - 生死莫相猜。 译文: 在正月十三的夜晚,我独自一人乘坐着小船穿越了广阔的水面,仿佛整个世界都与我为伴。当我抬头仰望天空时,突然看到一轮明亮的月亮,它就像一面镜子一样静静地悬挂在空中。突然之间,一只巨大的鳌鱼从水面上跳了出来
《鸠兹道中夜行》是清朝诗人张问陶的作品,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夜晚行走于鸠兹道中的景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客梦浑无际,推篷浩渺间:这里的“客梦”指的是诗人在外旅行时的感受,而“浑无际”则表达了这种感受的无限和深远。推篷的动作描绘了诗人推开窗户,让清凉的空气流入房间,象征着开阔的视野和自由的心境。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情感。 2.
【注释】 过先稳端公旧第:经过先稳端公的旧宅。过:经过。 往事平津地望尊(指平津,即今天津市),只今车库亦无存(指天津的别墅已不存在):过去天津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城市,有“平津”之称,这里借指家乡。现在虽然别墅已不复存在,但它曾经在历史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疲驴破帽长安道:指作者从长安返回故乡后,骑着疲惫的驴子,戴着破旧的帽子,沿着长安古道行走的情景。长安:古代都城,这里泛指京城。 谁识乌衣旧子孙
【注释】 三月:春季三月。梁园:即梁园,汉梁鸿、第五伦等人的聚居地。梁鸿曾于此时到长安,与妻儿一起生活。 可怜:可惜。 零落:凋零,衰败。 相如:指司马相如,即司马长卿,西汉辞赋家,因游宦不得意而退隐。 倦游:厌倦仕途。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五年(810)春,当时作者在洛阳任职。诗人以“梁园”为题材,抒写出自己的身世之感。 首句写梁园之景,用“澹似秋”三字点明时令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风急滩高夜水浑” - 关键词:“风急”,“滩高”,“夜水浑” - 注释:此句描绘了一个夜晚,风势猛烈,江滩险峻,使得夜色中的水面显得格外浑浊。这种景象增添了一种不安和迷惘的气氛。 - 赏析:通过描述风的强烈和滩的高,暗示了环境的危险和不确定性,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紧张和担忧。 第二句:“角声吹月欲黄昏” - 关键词:“角声”,“吹”,“月”,“黄昏” - 注释
注释: 家居感兴:对家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慨。 寻常驱马即天涯:平常的时候骑着马就到了天涯。 腊雪春风感岁华:腊月的雪和春风都让人感叹岁月的变迁。 不及帘前双燕子,年年来绕故园花:不如那窗前的两只燕子,每年都会飞来绕着家园的花。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家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感受。诗人在平常的时候就能骑着马到达天涯,但是腊月的雪和春风却让他感叹人生的沧桑。他发现,他的家园的花朵每年都被燕子围绕
【注释】: ①重阳:即重九节,九月九日。京兆榜:唐代科举考试的名次榜。②志喜:高兴。③衣钵:佛教语,指和尚传授经文或武艺给弟子。这里比喻学问、技艺。 【赏析】: 此为一首咏史怀才之作。 诗的前两句“重阳风雨竟无声,秋榜传来乍有情”,写秋榜传开时人们的心情。“竟无声”既指天气晴朗,又指秋榜发榜后没有一点动静。“乍有情”则是指突然传来喜讯,人们心情激动。这两句是说,当秋榜发榜时,天气晴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读题,仔细分析理解诗词的意思,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常用的古代文化常识。此题考查的是《端阳相州道中题魏家壁》的内容及赏析。“满面尘沙减带围”“文章无命合西归”“故人半是中朝贵,细葛含风正赐衣”都是对诗的直接解读;而“细葛含风正赐衣”则属于对诗句的深入理解与思考。 【答案】 (1)这首诗是诗人在相州道中所作。 (2)意思是:满身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