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
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
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三元里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夷兵所恃惟枪炮,人心合处天心到。晴空骤雨忽倾盆,凶夷无所施其暴:岂特火器无所施,夷足不惯行滑泥。

下者田塍苦踯躅,高者冈阜愁颠挤。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

一戈已摏长狄喉,十日犹悬郅支首。纷然欲遁无双翅,歼厥渠魁真易事。

不解何由巨网开,枯鱼竟得攸然逝。魏绛和戎且解忧,风人慷慨赋同仇。

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

【注释】

三元里:位于广州城外,是明清时期反侵略斗争的重要地点之一。三元里人民英勇反抗,驱逐了英国侵略军,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前声若雷:形容人们的情绪激昂、激动。

千众万众同时来:指成千上万的人一起行动。

因义生愤生勇:因为正义而感到愤怒,从而激发出勇气。

乡民合力强徒摧:指乡亲们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的侵略。

家室田庐:指家园和农田。保卫家室和田园安全。

不待鼓声群作气:不用等待指挥,大家都奋勇争先。

妇女齐心亦健儿:指妇女也像男子一样勇敢,积极参与战斗。她们手持农具,与男子并肩作战。

犁锄在手皆兵器:手中持有的农具可以当作武器使用,具有战斗力。

乡分远近旗斑斓:各地的民众分别举着不同颜色的旗帜,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什队百队沿溪山:各个队伍分别沿着山间小道前进,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夷酋貌尤丑:指的是当地的少数民族首领长相丑陋。

一戈已摏长狄喉:用一把长矛就能击中敌人首领的长颈。

十日犹悬郅支首:十天之后,敌军首领的尸体仍然悬挂在战场上。

纷然欲遁无双翅:敌人想要逃跑却没有翅膀。

歼厥渠魁真易事:击败敌人的首领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解何由巨网开: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使巨大的渔网张开。

枯鱼竟得攸然逝:就像被捕获的鱼儿突然得到释放一样。

魏绛和戎且解忧:魏绛(字子玉)曾经联合其他国家共同对抗秦国,解除了其他国家的忧虑。

风人慷慨赋同仇:诗人感慨地吟唱出了他们的豪情壮志,表达了对共同敌人的仇恨。

如何全盛金瓯日,却类金缯岁币谋:为何曾经繁荣辉煌的国土如今却如同失去了光彩的金箔一般黯淡无光?难道是因为每年向外国进贡的金缯数量越来越少吗?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元里的抗英斗争场景,展现了中国人民英勇顽强、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以及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