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高高四千丈,拔地矗立青冥上。
狂来直欲扪青冥,安得丹梯送吾往。
天风卷地浮云开,碧霞幻出金银台。
雪花皑皑塞岩谷,长啸乱踏琼瑶来。
红门以上忽奇绝,峰峦黝赭镕寒铁。
氤氲肤寸弥山头,瞥眼云中一峰凸。
秦松汉柏枝交横,奔湍飞瀑声相迎。
耸身入云失云影,烟耶雾耶空中行。
摩崖擘窠隐复见,模糊金碧梵王殿。
同游三子何处来,咫尺闻声不相见。
掣锁直蹑南天门,石磴陡绝惊人魂。
曈曈红日破空至,一洗漨浡开乾坤。
下视尘寰在何许,千山万山一齐俯。
白云如海足下生,一色茫茫到天宇。
洪崖天半来拍肩,招呼更上日观巅。
一杯明灭沧海水,九点隐约齐州烟。
嬴秦烈焰焚书史,丰碑屹立都无字。
七十二代金泥封,灭没不知何处是。
吾侪游戏人世间,姓名岂必留尘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共八句,描绘了诗人在登泰山绝顶时看到的壮丽景色和内心的豪情壮志。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与注释:
仲冬十一日雪后登泰山绝顶放歌
仲冬十一日: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初一。雪后登泰山,即指诗人在雪后的天气下登上了泰山。
绝顶:山的最高处。放歌:高声歌唱。泰山高高四千丈,拔地矗立青冥上
拔地:形容山很高,好像从地上长出来的一样。青冥:形容天空的颜色。狂来直欲扪青冥,安得丹梯送吾往
扪:触摸。扪青冥:形容想要直接触摸到天空。安得:哪里能够得到。丹梯:传说中通往天界的阶梯。天风卷地浮云开,碧霞幻出金银台
天风:形容风吹动的天空。浮云开:天空中的浮云散开了。碧霞:彩虹般的云霞。幻出:仿佛出现。金银台:形容山峰如同金子和银子般闪耀。雪花皑皑塞岩谷,长啸乱踏琼瑶来
皑皑:洁白的样子。塞岩谷:阻塞的山谷。长啸乱踏:大声呼啸着践踏。琼瑶:美玉。红门以上忽奇绝,峰峦黝赭镕寒铁
红门:古代建筑的一种,通常指红色的门楼。奇绝:非常壮观。峰峦:山峰和山峦。黝赭:深红色,暗黄色。镕:熔化。寒铁:冷硬的石头。氤氲肤寸弥山头,瞥眼云中一峰凸
氤氲:形容雾气弥漫。肤寸:形容极小的地方。弥山头:覆盖了山头。瞥眼:眼睛一瞥。云中一峰凸:云雾之中的一座山峰显得突出。摩崖擘窠隐复见,模糊金碧梵王殿
摩崖:刻在岩石上的碑文或铭文。擘窠:雕刻在石上的文字。梵王殿:古代佛家用语,指佛教的宫殿或圣地。同游三子何处来,咫尺闻声不相见
同游三子:指与作者一同游玩的三个朋友。咫尺:形容距离很近。闻声不相见:虽然听到了声音却无法见面。掣锁直蹑南天门,石磴陡绝惊人魂
掣锁:比喻攀登陡峭的山路。直蹑:直接攀登。南天门:传说中的天门,位于南方,象征着最高的山峰。石磴:石质的台阶,用于攀登。陡绝:非常陡峭。惊魂:令人感到恐惧。曈曈红日破空至,一洗漨浡开乾坤
曈曈:明亮的样子。漨浡:水汽蒸腾的样子。破空至:冲破云层直冲天际。乾坤:天地。下视尘寰在何许,千山万山一齐俯
下视:向下看。尘寰:人间世界。何许:何处。齐俯:一起俯视。白云如海足下生,一色茫茫到天宇
如海:形容云海无边无际。一色茫茫:色彩单一,茫茫一片。到天宇:到达天边。洪崖天半来拍肩,招呼更上日观巅
洪崖:神话传说中的神山。天半:天上的一半。拍肩: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能与天相接。招呼:召唤。更上:继续向上攀登。日观巅:山顶之意。一杯明灭沧海水,九点隐约齐州烟
一杯:比喻清澈的水。明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沧海水:大海的水。九点隐约齐州烟: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九点星星,朦胧而遥远。齐州烟:齐国的烟雾,泛指远望中的云雾。嬴秦烈焰焚书史,丰碑屹立都无字
嬴秦:指秦国,这里借指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烈焰:大火。焚书史:烧毁书籍的历史。丰碑:高大的纪念碑。都无字:没有任何文字记录。七十二代金泥封,灭没不知何处是
七十二:数字虚词,此处用以表示很多代。金泥封:用金子做的封泥密封的碑文。灭没:消失不见。不知何处是:不知道这些封泥被封在哪里。吾侪游戏人世间,姓名岂必留尘寰
吾侪:我们。游戏:玩耍。人世间:人的世界。姓名:名字和姓氏。岂必:不一定必须。留尘寰:留在人世间。
这首诗通过描写泰山之景,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豪迈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同时,通过对历史、文化、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盛世时期的文化繁荣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