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声寒里,烽烟鼙鼓鸣。
阵开边月黑,战劲压风横。
将令衔枚肃,胡笳动地惊。
忽闻驰露布,饶唱入边城。

首先我们来逐句分析并给出诗句和译文:

  1. 刁斗声寒里,烽烟鼙鼓鸣。
  • 注释:刁斗(一种古代夜间照明用具),声寒里指夜晚寒冷的氛围中。烽烟(古代用于传递军情的烟火信号),鼙鼓(大号,此处泛指鼓声)。
  • 译文:在寒冷的夜晚中,刁斗和烽烟、锣鼓声一同响起。
  1. 阵开边月黑,战劲压风横。
  • 注释:阵开表示军队开始布置作战阵型。边月指的是边疆的月亮,因为战争而显得昏暗。战劲指的是战斗的激烈程度,压风横意味着狂风都被战斗的气势所压制。
  • 译文:军队开始布置,月光下战场显得格外黑暗,战斗的激烈程度让狂风都被压住了。
  1. 将令衔枚肃,胡笳动地惊。
  • 注释:将令(将军的命令)衔枚(含在口中,以防发出声音)肃,胡笳(一种古代乐器,这里用来象征边关的悲壮氛围)动地惊。
  • 译文:将军下达了命令,士兵们低声行进,紧张的气氛让人心惊胆战。
  1. 忽闻驰露布,饶唱入边城。
  • 注释:驰露布(快速发布的军事命令或文书),饶唱(可能是指边关的民歌或其他曲调,用以鼓舞士气)。
  • 译文:突然传来紧急的军事命令,士兵们高歌着进入边关的城市。

接下来进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在边关地区,军队正在集结准备战斗的场景。通过“刁斗声寒里”以及“烽烟鼙鼓鸣”等词语,诗人生动地勾勒出夜幕降临后边疆的寂静和紧张气氛。紧接着,“阵开边月黑”和“战劲压风横”进一步展现了军队部署完毕,夜色中的战斗即将开始的景象。

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语言,如“刁斗声”、“烽烟”、“鼙鼓”,这些不仅仅是听觉的描述,也象征着战事的紧迫和严肃;此外,通过“将令衔枚肃”,“胡笳动地惊”等细节描写,诗人传达了战场上的紧张与不安,同时也展现了士兵们的英勇和不屈精神。

最后一句“忽闻驰露布,饶唱入边城”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结束了全诗,不仅为全诗增加了戏剧性和动感,也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紧张氛围被迅速转化为了力量和勇气,体现了将士们面对困境时的高昂斗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