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钟期去,哀哉祗破琴。
五弦千古感,一曲两人心。
流水空留调,高山孰赏音。
何如炊爨下,知己尚可寻。

诗句解析

1. “太息钟期去”

  • 注释:钟期,指古代的贤人钟子期,伯牙的知音。此处用“太息”表示对钟期逝去的悲痛和不舍。

2. “哀哉祗破琴”

  • 注释:祗(zhī),只是。此句表达了一种悲伤的情感,因为钟期去世了,伯牙只能独自弹琴。

3. “五弦千古感”

  • 注释:“五弦”可能指的是古琴,也即五根弦。这里表达了古琴的声音能够穿越千年,触动人们的心灵。

4. “一曲两人心”

  • 注释:两人心,意味着伯牙与钟期的默契和理解,他们共同享受同一曲琴声,心意相通。

5. “流水空留调”

  • 注释:“流水”在此处可能比喻时间或生命的流逝,而“空留调”则表达了虽然音乐依旧存在,但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或陪伴的人已不在。

6. “高山孰赏音”

  • 注释:这里的“孰”是疑问词,“高山”指的是高山流水,常被用来比喻高洁的友情或理想。“赏音”则是欣赏或领悟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即使音乐再美好,没有知音来欣赏也是徒劳无益的。

7. “何如炊爨下”

  • 注释:炊爨下,可能是指厨房或烹饪场所。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比喻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做饭等日常活动,这些虽重要却不如知己相伴来得珍贵。

译文

钟期离去,太息一声,悲哀只留下孤独的琴。
五弦古琴,穿越时空感,唤起两人共鸣的心灵。
流水年华空留琴音,高山流水谁又真正欣赏?
何不如同炊爨下的生活,有知己相伴,方显珍贵。

赏析

这首《咏伯牙琴》通过描绘伯牙与钟期的深厚友谊和琴声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于知音难觅、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真挚友情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内心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一种哲理:真正的知己难得,生活中的琐事虽多,却不如知己相伴来得宝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