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灵发纼告从容,宏毅斋前烛泪浓。
默默非真无验兆,如卿到底是温恭。
启灵发纼告从容,宏毅斋前烛泪浓。
默默非真无验兆,如卿到底是温恭。
注释:1. 启灵发纼告从容:启灵是指开光,启灵发纼是一种佛教仪式,告即告诉,从容表示不慌不忙。2. 宏毅斋前烛泪浓:宏毅是形容人的气度和毅力,斋前指在书房里,烛泪浓指的是蜡烛上滴下的泪水。3. 默默非真无验兆:默默表示寂静无声的样子,非真无验兆指的是没有实际的预兆或征兆。4. 如卿到底是温恭:如卿是对对方的称呼,到底是表示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启灵发纼告从容,宏毅斋前烛泪浓。
默默非真无验兆,如卿到底是温恭。
启灵发纼告从容,宏毅斋前烛泪浓。
默默非真无验兆,如卿到底是温恭。
注释:1. 启灵发纼告从容:启灵是指开光,启灵发纼是一种佛教仪式,告即告诉,从容表示不慌不忙。2. 宏毅斋前烛泪浓:宏毅是形容人的气度和毅力,斋前指在书房里,烛泪浓指的是蜡烛上滴下的泪水。3. 默默非真无验兆:默默表示寂静无声的样子,非真无验兆指的是没有实际的预兆或征兆。4. 如卿到底是温恭:如卿是对对方的称呼,到底是表示到底是怎样的情况。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动人的海上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风行高宝湖 - 注释:高宝湖,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赏析:开篇即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为下文营造了宁静的氛围。同时,“风行”二字也预示了接下来诗歌的主题将围绕风展开。 2. 白日浑风雨,扁舟发海门 - 注释:白日,指太阳。浑雨,指连绵不断的雨水。扁舟,小船。发海门,出发。 -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纪游抒怀之作,全诗意境清幽闲雅。 “夜半泊邵伯驿访龚甫”意思是夜晚在邵伯驿站拜访龚甫,“落月天河朗”:银河高悬,月亮皎洁明净(落月:指残月,即新月)。这是一幅宁静的夜景图。“危樯独夜开”,在孤寂的夜空下,只有那高高的桅杆独自迎风矗立着,显得格外醒目。此句中,诗人以景写情(孤寂的夜),表现了自己孤独、冷清的心情。“故人忘寂寞,游子几徘徊”,老朋友忘了自己的孤单寂寞而欢聚一堂
【注释】 青青:青翠。渺渺:遥远的样子。余深怀:指对往事的思念。浓淡三春画:指春天景色的浓淡变化。凄迷:悲伤迷茫。美人怜短梦:指女子因梦见情郎而伤心。游子怅天涯:指诗人因思念家乡、朋友而感到惆怅。盘桓:徘徊、逗留的意思。 【赏析】 《春郊闻笛》是一首抒情诗,作者在这首诗里抒发了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以杨柳为线索,描写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卷
诗词名句“未满相知愿,天涯共客时”出自许传霈的《去淮阴留别诸友(其一)》。这首诗是作者在清同治四年所作,当时年仅二十二岁。下面将逐句进行解析和赏析: 1. 诗句释义:“未满相知愿,天涯共客时。” - 未满相知愿:表达了一种对深厚友谊尚未完全建立的遗憾和渴望。 - 天涯共客时:形容自己身在异地,如同漂泊的客人,与朋友们相隔遥远。 2. 译文: - 未曾完全理解彼此的愿望
【注释】 ①甲子:清代用干支纪年,甲子是天干第三位,属木;地支第二位,属丑。 ②孤馆:孤单的馆舍。 ③栖:栖息。 ④游子:旅居他乡的人。 ⑤佣书:为他人抄写书籍或文书。 ⑥郑重:庄重、严肃。 ⑦放棹:扬帆。 ⑧饥渴斯民赖:老百姓靠我生存。 ⑨穷通:指仕途的升沉和贫富的变化。常道:平常的道理。 ⑩南北路:指从北方到南方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作于清同治三年(1864),时作者21岁
【注释】喜,喜欢。子,对年轻人的尊称。方,刚才。过访,探望。同游小有天园在泰城西。甲子,清同治三年(1864年),作者二十一岁,此时作者正在扬州。偶,忽然。约,约会。闲从,悠闲地。绿荫,浓密的树阴。着处,归宿。俗吏,庸俗的官吏。低回,徘徊不进。白鹤山林去,红莲水榭开,用典。白鹤山、红莲池是扬州名胜。 【赏析】这首七绝写于作者二十四岁时(时作者正在扬州)所作,记叙了作者与友人游览小有天园的情景。
千里有孤子,三年无老亲。 译文:在这千里之外,有一个孩子独自生活,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年迈的父母了。 注释:千里有孤子 - 意思是说,在遥远的异地,有一个孤单的孩子(指自己) 三年无老亲 - 意思是说,这三年来,我还没有能够见到我的父母(指自己的父母)。 问心时号泣,触目事悲辛。 译文:每次看到这些,我的心就难以平静,总是泪流满面。 注释:问心时号泣 - 意思是说,每当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流泪哭泣。
【注释】 乙丑: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 暮泊(pō):傍晚停船。 苍茫(cānɡmánɡ):迷茫,迷蒙。 增暮色:增加天色的昏暗。 处(chù)何(hé):哪里。 芳草(fānɡcǎo)人烟冷:指田野上芳草萋萋,而人烟稀少。 结邻双小艇(xiǎodànɡxiǎoxiǎoniàn),偶语半吴侬(niùbànwūnónɡ):在两艘小船的甲板上结邻,偶然交谈着吴地方言。
【注释】 冠盖:指官宦。河梁:送别的桥梁。此乡:此处家乡或此地。蕴结:内心积聚。永夜:长夜,漫长的夜晚。百里:一百里。联床:同枕共眠。扁舟:小舟。玉杯:酒杯。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乙丑(清同治四年,1865年)三月四日他侍母登舟,至宝应县,谢淮阴诸友送至宝应(宝应县在今江苏)。这首诗是他写给友人的,是酬答之作,也是抒发自己离别之情的诗作。 首联“冠盖动淮阴,河梁携手吟”。冠盖:车驾和冠服
得家书将去泰州(甲子(清同治三年,一八六四年,二十一岁)): 偏照扬州月,由来十二圆。 鱼书迟驿使,乌鸟落江天。 明日扁舟客,长淮一路蝉。 忘忧树北堂,也说是归年。 注释: - 得家书将去泰州:收到家中的信,准备前往泰州。 - 偏照扬州月,由来十二圆:扬州的月亮偏斜照耀,自古以来每个月都有圆的时候。 - 鱼书迟驿使:书信被延误了寄送的速度,如同鱼在水里游动一样。 - 乌鸟落江天:乌鸟落在江面
``` 悼亡百绝句·其三十从俗营斋是也非,无多焚楮作钱飞。 冥官若问夫何吝,道是虞江老布衣。 注释: 1. 从俗营斋:按照世俗的规矩来建造和装饰斋房。 2. 也非:不是。 3. 无多:不多。 4. 焚楮:焚烧纸钱。 5. 作钱飞:化为钱飞走。 6. 冥官:阴间的官吏。 7. 若问夫何吝:如果询问为什么会吝啬。 8. 道是:认为是。 9. 虞江:指诗人的故乡虞江。 10. 老布衣
【注释】有亭:诗人的别墅中有小亭子。石:指小亭旁的一块石头。池塘:指小亭旁的小池,也称为鱼藻池。子女:指妻子。狂:指醉态。齐为尔治丧:指妻子去世后,诗人为他料理丧事。 【赏析】 这首诗是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在妻子死后,为妻子守孝三年的心情。 首句“有亭有石有池塘”四字总括全篇,交代了诗人别墅中的环境,点明这是诗人妻子去世前经常来的地方,也是他们夫妇生活的地方。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 “是真是假认前身,描就遗容不染尘”:是真是假都只是前生的事了,描绘出来的遗容也不受尘埃沾染。 “归到头来都是假,何妨假者奉为真”,最终归结于一切都是虚假的,那么,为什么不能将那些虚假的奉为真实。 【答案】 译文: 是真是假,全在于自己对前生的体认,无论真假,都只是往事。 描摹遗容,不染世俗尘埃,这是你生前所追求的。 但归根到底,都是虚无,那又何必执着于虚无呢?
注释:儒生们纷纷前来悼念,盛情地为死者饯送。他们担心越礼而触犯神灵的惩罚,于是在死者的灵前分别持着功德碑铭来表达哀思。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王冕的作品《悼亡诗》。首句“何物儒生动众知”表明了诗人对儒生的感慨;第二句“盛筵祖饯北门时”描述了人们为死者饯行的盛况;第三句“犹虞越礼干阴谴”表达了诗人对越礼行为的担忧;第四句“功布铭旌分别持”则描绘了人们持功德碑铭以示哀悼的情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船窗人静鼾声稠:在船上的舱窗旁(船窗),周围非常安静,只有鼾声此起彼伏,显得特别响亮。 2. 莫见桥过呼舵头:不要见到桥梁便去喊我回头,因为我就在你身后的位置(“呼舵头”即呼唤回头的意思)。 3. 卓立身边新木主:我站在你的身边,旁边放置着新的灵位或祭品(“卓立我身边”即我站在一旁)。 4. 同听夜雨到杭州:与我一同听着夜晚细雨声
【注释】艮山门:即今浙江绍兴市的沈园,为陆游与唐婉旧地。校书天:指校书郎的居所。无聊赖:形容愁绪满怀。剪纸钱:古代风俗,儿童用彩纸剪成钱形,用以乞讨,以示同情和祝福。 【赏析】 陆游在乾道二年(1166)春天离开成都,来到江西上饶,不久又到南郑任四川宣抚使司参议官。他在这里写下了这首诗。 首句“忆艮山门夜泊船”,是追忆诗人初到南郑时,曾在绍兴会稽县(今绍兴市)的艮山门(又名沈园)下船停宿的情景